手术室使用C型臂X线的安全防护与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手术室使用C型臂X线的安全防护与护理对策

罗江勤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对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进行总结。结果:牙科、四肢、胸部的X线检查,危险伤害基本忽略;关节、头部、颈部的X线检查,危险伤害极微;骨盆、腹部、脊柱的X线的检查,危险伤害微小;CT、胆道、消化道、血管造影术、泌尿系统造影、介入治疗的X射线的检查,危险伤害小;进行安全防护后,减小了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结论:对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减少了C型臂X射线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其安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C型臂;X射线;安全防护;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98-02

C型臂X射线的应用较为广泛,是手术中重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常用于泌尿外科及骨科定位、神经外科、胆道造影、血管介入等手术检查[1]。C型臂X射线是波长在0.001nm~0.100nm的高能量粒子的线[2]。X射线的辐射对人体有危害,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射线辐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加强和完善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安全防护,可以减少C型臂X射线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本文对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进行以下总结。

1.C型臂X射线的特性及对机体伤害

1.1C型臂X射线的特性

波长短、能量大,具有超强的穿透能力。

1.2C型臂X射线对机体的伤害

X射线的电离辐射抑制了免疫系统的生理防御功能;导致造血功能的放射性损伤;引起晶状体病变;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医务人员染色体畸形率升高。其引发的急性效应会减少白细胞,损伤到骨髓、肺、消化道,皮肤出现红斑,引发腹泻、恶心、呕吐以及不孕。慢性效应会导致癌症、白血病、白内障等症状。

2.C型臂X射线危害的评估方式

将X线检查分为:牙科、四肢、胸部的X线检查,危险范围<1/1000000,危险伤害基本忽略;关节、头部、颈部的X线检查,危险范围1/1000000~1/100000,危险伤害极微;骨盆、腹部、脊柱的X线的检查,危险范围1/100000~1/10000,危险伤害微小;CT、胆道、消化道、血管造影术、泌尿系统造影、介入治疗的X射线的检查,危险范围1/10000~1/1000,危险伤害小。

3.安全防护与护理对策

3.1做好专业的辐射防护培训以提高手术人员的防护意识。

3.2手术中使用医用C形臂技术X射线的防护措施。

3.2.1合理排班在有铅屏蔽防护的手术间内使用C臂机X射线。手术人员根据手术登记簿进行合理排班,均摊排班次数,尽量减少每位医务人员总照射量,加强对育龄及妊娠女性医务人员的防护,必要时可暂调换工作岗位。

3.2.2安装前屏蔽安装使用C臂机前应根据机器的需要,对四周墙壁、感应门及观察玻璃进行有铅屏蔽防护,尽量把X射线局限在手术间,避免对室外人员和其他房间的人员造成危害。

3.2.3手术中的个人防护①医务人员防护:术前,医务人员要穿戴好铅眼镜、铅颈套、铅帽及铅衣,以上个人防护用品铅含量均不小于0.25mm,手术床旁准备好铅屏风和铅帘,减少射线照射量,注意对性腺等特殊部位的遮蔽。尤其对于孕期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孕妇照X光,对胎儿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胚胎对各种有害因素异常敏感。受孕两周内下腹部接受X射线照射时可导致受精卵死亡。X射线对6~12周内的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畸形严重时亦可致胚胎死亡。孕期医护人员应尤其注意做好保护措施,合理排班,尽量避免孕期医护人员接触X线照射。②病人防护: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术中需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对不需要暴露的身体部位穿戴铅含量不小于0.25mm的铅衣。加强对骨髓、生殖腺、淋巴组织等射线敏感度较高器官的保护,必要时可将铅毯覆盖在患者不必暴露的部位。也可使用磁导航技术,减少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降低X射线的总照射量,减少射线损伤。

3.2.4辐射时间防护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曝光时间与受照剂量呈正比,曝光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受照剂量就越大,电离辐射对身体的损害就越大。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C臂机的功能,控制好曝光的条件,尽量缩短X射线曝光的时间与次数,可以节省时间,不重复地完成导向效果及诊断。

3.2.5辐射距离防护X射线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随着距离越远,X射线的辐射量越低,射线损伤越小。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的身体尽量远离X射线管,避免有害线束直接照射。也可设置与C臂机曝光联动的工作指示灯,每次曝光时均有工作指示灯提示,避免临床医务人员重复受照辐射。医务人员可远距离操作机械,远离放射源,减少辐射对自身的损害,降低X射线的总照射量。

3.2.6其他防护①利用影像磁导航技术[3],就是利用外界磁场控制铁磁小珠运动,促使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到达病灶,从而完成复杂外科手术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②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计算机辅助导航即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对放射影像学资料进行处理,重建二维或三维的医学图像模型,同时结合各种空间定位技术,在医生的双眼手术工具及病人的头部之间建立一个实时的环路,实现手术过程中器械位置的实时或准实时显示。新开展的影像技术的应用替代C型臂X射线在手术中的定位导向作用,避免辐射对人体造成损害。

4.手术室X线规范管理要求

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性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必要检查需把辐射剂量控制到最低水平。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mSv;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不应超过50mSv。设置1~3个有放射防护设施的专用手术间。手术间使用面积应大于24m2,通风良好。手术室物品摆放整齐,避免放置过多物品,以减少散射线的折射,防止产生二次射线。

5.结论

对手术医务人员在C形臂X射线危害及防护措施方面进行严格宣教,提高医务人员对C形臂X射线危害的认识以及防护意识。重视防护意识,不断提高自主管理水平。手术中严格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尽量将C形臂X射线危害降到最低。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具及设备[4],确保用品及设备的正常使用。选择适合的防护用具,提高防护用具主动使用率。对手术中患者不需要暴露的身体部位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受到不必要的辐射,减少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伤害,降低X射线的总照射量,减少射线损伤,确保手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芦铭.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辐射防护[J].医疗卫生装备,2013,14(04):123-124.

[2]赵静.手术室电离辐射对护理人员的危害与安全防护[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5(12):145-146.

[3]闻建民,张志田.术中C型臂X射线机的优化使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3(07):256-257.

[4]张继勉,丁艳秋,张文艺,等.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施与措施防护效果的监测与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2014,24(0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