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儿童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发热儿童的护理

张立英

张立英(裴德医院儿科156300)

【摘要】目的发热即体温的异常升高。当腋下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时临床上称为低热。体温在39~40℃称为高热,超过40℃称为超高热。连续发烧超过2周称为长期发热。由于小儿正常体温稍有波动,因此腋下体温在37~37.5℃之间是否属于低热,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目的讨论发热儿童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儿进行护理。结论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小婴儿不要包裹太紧以利散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要勤擦浴,更换内衣和被单。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入量不足,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加强口腔护理。

【关键词】发热儿童护理

发热即体温的异常升高。当腋下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时临床上称为低热。体温在39~40℃称为高热,超过40℃称为超高热。连续发烧超过2周称为长期发热。由于小儿正常体温稍有波动,因此腋下体温在37~37.5℃之间是否属于低热,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病因

(1)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任何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伴有发热。常见发热的有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伤寒、结核等,急性发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其中多数为病毒性感冒。长期低热以结核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鼻窦炎等常见。

(2)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发热可见于大量组织破坏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如某些药物反应、血清病等)、产热过多或散热过少(前者如惊厥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后者如外胚叶发育不全)、体温调节失常(颅脑损伤)和中暑等。

2.发病机理

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年龄小、体质弱的患儿在严重感染时可不发热,说明防御功能不良,预后往往不良。发热高、持续时间久往往对机体产生下列不良影响。

(1)高热使代谢率增快、耗氧量亦增多。体温每增高1℃,基础代谢增高13%。

(2)高热时为了散热,心搏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搏增快15次/分。同时表皮血管扩张,故心血管负担加大。

(3)高热可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产生烦躁、惊厥;也可发生大脑皮层抑制,引起昏睡、昏迷,多见于婴幼儿。

(4)高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故常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5)持续高热反而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对康复不利。

(护理评估)

正常小儿的体温有个体差异,并随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一般一日24小时内以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肛温约为36.5~37.5℃,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个体略有差异。

1.测量方法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环境温度过高均可使体温略为升高;饥饿、少动、保暖条件不佳可使体温过低。新生儿、婴幼儿和体弱儿的体温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测量体温应在休息半小时后、饭后1小时、安静时为好。测量腋温是最常见的测温方法,舌下温度测量仅用于年长儿,肛温测量多用于小婴儿,但由于安全性的问题,后两种方法在儿科临床中已经较少使用。国外对小儿体温测量还可测耳温,即测量耳膜温度,因其准确性较高加之操作简单、小儿易耐受,故而使用较为广泛。

2.确认发热程度与热型小儿发热程度与热型定义与成人相似,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基础护理学相关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发热变化往往较成人剧烈,发热程度与热型变化较快,需要及时监测。

(常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原发疾病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发热不显性失水增加及摄入不足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与体温过高及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监测体温定时测量和精确地记录体温,一般每4小时测1次体温,以便观察患儿热型。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趋势等情况时需每1~2小时测量1次。

(2)神经系统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发热时容易引起惊厥,所以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神经系统状态。详细内容见惊厥。

(3)循环系统发热时氧耗增加、代谢速度加快,循环负担加重,因此应当密切监测心率、心律,防治循环衰竭的发生。

(4)呼吸系统监测呼吸频率与呼吸型态。发热时由于代谢速度加快,患儿呼吸频率增加。为增加氧气摄入,患儿常常张口呼吸。

(5)消化系统高热时消化功能减退,应注意监测有无腹胀、便秘。

(6)退热处置后应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现象,当有虚脱表现时应予保暖、饮温开水、严重者需静脉补充液体。应用退热措施后1小时内应重复测量体温。

2.一般护理

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小婴儿不要包裹太紧以利散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要勤擦浴,更换内衣和被单。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入量不足,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加强口腔护理。

3.降温措施

当体温在38.5℃左右或以上时需给对症治疗。若患儿有高热惊厥史者则应提早给予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1)物理降温比较安全有效。常用的方法有:①头部冷湿敷或枕冰袋。冷敷是将小毛巾放入盛有凉水的面盆内,浸湿透后,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宜,敷在小儿前额或大血管走行处,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注意避免冷水将患儿的衣被弄湿和水流入身体其他部位;枕冰袋是将碎冰块装入冰袋内,去除有尖锐棱角的冰块,再加入少量凉水,驱除空气,盖紧盖子,擦干袋子后,装入套中置于头部或颈部两侧大血管流经处,可降低体温,减少脑细胞耗氧量。②酒精擦浴。对婴幼儿降温效果较好,但要注意酒精擦浴只减低皮肤表面温度,而肛温仍可很高,所以高热惊厥者,还应该给予降温药和镇静药为宜。③温湿大毛巾包裹躯干部,包括腋下和腹股沟部,此法舒服且降温效果好。④温水浴,水温比患儿体温低1℃,应用清水。盆浴时间很短,操作要敏捷,适用于温暖和炎热季节,或者室温在22~24℃的任何季节,降温效果好。⑤冷盐水灌肠,适用于降温和需检查大便的患儿。⑥大血管区放置冰袋配合冬眠疗法。

(2)药物降温常用的方法有:①25%安乃近溶液滴鼻,此法简便而有效,适用于5个月至l岁左右的婴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小时以内即可降低体温;②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有解热镇痛作用,但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小、无肝功能损害和抗凝等副作用,故现在使用较多,剂量同阿司匹林。

4.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按医嘱采取不同治疗,细菌性感染采用敏感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可给予抗病毒制剂或中药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丹.小儿发热的机理及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张鸿敏,赵爱玲,杨秀芹,王艳玲.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