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电力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电力发展研究

翟建朋高峰

(国网山东无棣县供电公司山东滨州251900)

摘要: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电力事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城镇化战略,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电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电力发展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电网发展和供电服务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农村电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担负着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建设新型农网、为农村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电力的重要任务。

一、提升农村电力服务水平的必要性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农村经济不断发生改变,由原来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多元化的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高效农业的兴起使农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配合的农电服务却在规模上、技术上难以适应,应农民、农村对电力服务的需求,提高电力服务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势在必行。目前,电力企业实施了“两改一同价、户户通电”等惠民措施,供电能力和供电范围大幅度提高,但如果服务水平跟不上,付出的努力将很可能付之东流。为此,实施新服务也是让农民早用电、用好电,发展农村电力事业、增加企业效益的需要。提升农村电力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满足国家建设需要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电力服务水平是电力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具体要求。电力服务水平提升,有助于农民生活正常用电、有助于农业产业发展、有助于农田灌溉。

2、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各个产业已经趋于饱和,各类企业或个人将目光瞄向农村,农村凭借其地域位置优势开始成为了各行业重点投资的对象。投资可以加快农村发展,是农民致富的捷径,但任何建设都离不开电能的可靠供应,所以提升农村电力服务水平是维持农村建设的前提要求。

3、满足行业改革要求

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保持供电的可靠性,能够维持正常的供电。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数目与日俱增,而且许多企业由城市转移至农村,这就带来了农村电力的巨大需求。所以电力企业必须进行内部改革创新,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4、满足农民生活要求

电力行业发展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尤其对农村影响巨大。在夏季到来以后,城市用电量急剧增长,国家电网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电,会对农村实施限电措施,这样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如果电力企业适时调整服务项目或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就有可能在不影响城市供电的前提下,保证农民的日常用电质量。

二、提升农电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夯实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基础

为了推进新农村电气化这一惠民工程,必须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把新农村电气化纳入到经济建设规划中来,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各部门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并在每个电气化乡、每个电气化村成立了由乡、村主要领导参加的乡、村级用电协调组,形成了三级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为新农村电网规划、用电管理、安全管理、电力设施保护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形成了建设合力。在这个前提下,农村电力服务本着“总体布局、示范先行”的原则,坚持农电改革,保证家电服务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明确远景目标与规划,制定工作方案,为推进项目整体建设提供保障。

2、政府方面要提供更多的支持政策

对农村电力服务这一总体目标,单纯靠电力企业还是势单力薄,必须在国家大方针的指引下才能改善民生。在新农村电力服务的建设中,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的切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设立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对积极改善农村用电环境的电力企业予以奖励,对来回扯皮、未付诸行动的给予处罚,从而为提升农村电力服务保驾护航。

3、改变观念,强化管理

电力企业要不断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形象。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改变以往的对农村电力漠不关心的态度,首先,要把阳光服务送到农村,要懂得换位思考,想农民之所想,帮农民解决用电问题,始终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为宗旨,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要加强农村用电管理。供电效率不高的最大原因是电力线路老化、电力设备陈旧不堪,所以应尽快完成农村电力设备的改造工作,为农村电力服务水平提升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向农村派遣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对已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岗位绩效制度,改变旧的懒散作风。实行岗位竞聘制,让有技术、道德素质良好的人才进入到基层,在出现电力事故时,能够快速组织调查服务小组,快速排除故障隐患,给农民以最好的用电质量。根据时间段和用电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用电应急预案,确保广大村民正常的用电需求。最后,对于电力项目建设,要做好前期的考察工作,掌握适度原则。我国农村众多,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发电方式,而电力项目建设一定要慎重考虑,确保是在保护当地人文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对占用村民土地的,一定要做好拆迁和善后工作,让农民感受到的是服务而不是强迫。

4、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

广大的农村群众是农村优质电力的受益者,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村电力服务质量,电力企业要做好宣传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把与电力相关的一些信息传递给村民,让他们对相关政策有更多了解,进而促进电力服务工作,提高农民的服务满意度。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每个农村进行电力知识的讲解,也可以与村委会协商,建立电力信息宣传栏,定期更新栏目内容。另外,多与村民进行面对面沟通,争取村民的配合与支持,给予充分理解和体谅,形成互惠双赢的局面。

5、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系统

电力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更新电力设备,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还要建立起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系统。为农民提供专门的农电服务窗口,改善服务环境;通过95598接受农民的咨询、故障报修、投诉建议等业务;建立快速故障反应机制,实施全天候抢修服务,使故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简化业务流程,加快报装速度。

结束语

总之,就目前我国的基本法则情况来看,由于经济与环境能源的情况决定着我国在电力能源方面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因此,对于我国农村电力系统来说,如何维持电力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都是我国电力系统必须考虑和注意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从而可以更好的为将来的农村电力建设与发展做好准备,并且推动农村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楠.谈拓展农村电力市场的对策[J].华北电业.2001(02)

[2]杨文鸿,曹文选.浅议如何扩大农村电力市场[J].农电管理.2001(12)

[3]郑惠珏,范学宏.开拓和培育农村电力市场的对策[J].农村电工.2001(02)

[4]张淑文.大力开拓农村电力市场[J].安徽电力.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