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缓释片与速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克拉霉素缓释片与速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比较

邓传国

邓传国(江苏省海安古贲医院226623)

【摘要】目的:闭角克拉霉素缓释片及速释片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241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试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2例应用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对照组109例采用克拉霉素速释片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42%和91.74%,不良反应分别为11.36%和1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拉霉素缓释片及速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当。

【关键词】克拉霉素缓释片速释片慢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19-01

慢性支气管炎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炎症[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1周内出现痰量增加,脓性或粘液脓性痰,或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炎症的表现,或咳嗽、咳痰、喘息明显加剧,则称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文献报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从转录水平抑制MUC的产生[2]、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NE[3]从而具有抗炎作用。克拉霉素为大环内抗生素,对支气管炎治疗效果较好,有缓释片和速释片两种剂型。为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本研究比较了这两种剂型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41例患者,入选标准符合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标准1。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129例,平均年龄为45.8±10.2岁。

1.2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用克拉霉素缓释片0.5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用克拉霉素速释片0.25g,口服,每日两次。克拉霉素缓释片和速释片分别由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和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时间均为1-2周。

1.3疗效判断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中仍有1项未恢复;进步:病情好转不明显,且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中1项以上未恢复正常;无效:用药3天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痊愈和显效之和为有效人数。

1.4不良反应分别计数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并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临床效果观察组痊愈人数共99人,显效人数共23人,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痊愈人数为84人,显效人数16人,有效率为91.74%。具体见表1。

2.2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人数分别为15人和11人,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36%和10.09%所有病人均能坚持完成疗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克拉霉素是半合成的红霉素衍生物,在保留红霉素抗菌谱的基础上,增强了对革兰阴性菌和某些细胞内病原微生物的抗菌作用,且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中可以保持稳定,口服吸收较好,服用后可使组织细胞内保持持久的高浓度。细胞内穿透性较好,可以在肺组织达到较高的浓度,从而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4]。

在不同剂型克拉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方面的报道较少。邓月霞在比较了两种剂型的克拉霉素根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感染的治疗效果后,认为两种剂型的克拉霉素治疗效果相近。本研究在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应用了剂量相同的缓释片和速释片,得到了与前者类似的结果。说明克拉霉素缓释片和速释片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别。

然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品种、剂量,还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而依从性往往取决于每天用药的次数。克拉霉素缓释片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就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而不需要考虑服用速释片的用法和每次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带来更好的依从性。因此,若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我们可以推荐其使用克拉霉素缓释片,可以获得同样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周向东,李升禁,蒋幼凡.大环内酯抗生素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分子机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6):354-356.

[3]徐晓艳,周向东.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机制[J].中国药业,2004,13(11):25-26.

[4]韩生萍.克拉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治疗矽肺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