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罗文丽

罗文丽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基础英语要求学生掌握英语中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共核知识,而行业英语的目标在于将英语共核知识与专业相结合,达到语言在特定专业中熟练应用的目的。本文试从两类英语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手段、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论述,提出如何使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更好地衔接。

关键词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衔接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国家的大力推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性质确定了各门课程应定位于“应用”和“技能”培养。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所学英语与职业的链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毕业后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还不尽如人意,还未能真正实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目标。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以便高职高专院校更好地把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顺利地进行基础英语教学向行业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针对高职高专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笔者试从两类英语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论述,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

一、学时安排的衔接第一学期我院各专业的英语课时为4课时/周,第二学期各专业的英语课时为2课时/周,由此看出基础英语教学学时不足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断层现象严重,1年学制和周4课时的不足影响教师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英语学习的断层,使得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英语教学就中断。课题组根据上述情况分析认为基础英语课时严重不足,起码应该保证有一个半学年的课时量。基础课的相关词汇句法学习要先于行业英语课,所以行业英语课要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在周课时安排上还应注重英语课程分布的情况,要均匀分布于5个教学日内,不能出现课程扎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课堂内容的消化,而课程间的空档期太长也会影响课程复习效率。在规定学时外,学院还应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设英语选修课,作为课堂的延伸。

二、学习内容的衔接我们若要使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就应以合理的课时安排为基础,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每一单元或学习模块内容在同一学时周内应相互对应一致,基础英语为里,着重强调模块内的词汇句型文化内容的学习掌握,行业英语为表,重点从听说内容指导学生开口,进行语言的输出。以本校基础英语与旅游行业英语为例,本校现选用的基础英语教材也是以特定主题来划分单元。其中有一个单元关于产品介绍及推销,涉及到的词汇语法内容包括与产品有关的词汇,定语从句的学习等内容,而我校旅游系现开办的行业英语课-旅游英语口语,其中涉及了一个模块是关于旅游产品的制定与推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强调与产品介绍与推销的英语在实践中的应用,两门课互为补充,以基础英语为理论基底,最终增强了学生对运用英语口语进行旅游业务活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掌握与旅游相关的知识;而行业英语课充分重点考虑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是借助情境创设进行大量的现场模拟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培养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综合运用旅游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实现了基础英语的输入与行业英语的输出。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高职英语行业英语教学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挑战。这也要求与时俱进。行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应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沿用了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讲解语法点、词汇及练习,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当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尽量把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基础英语的教学手段还是应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再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引入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交际教学法,运用真实或者接近真实的学习情景中进行教学;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任务教学法让学习者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达到灵活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掌握及使用能力。基础英语教师应该努力通过外语教学中的视听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基础英语知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关系,课堂内外的关系,教与学,讲与练关系、精与泛,主体与主导,内容、意义与形式,课内和课外,传统和现代,继承与创新,听、说、读、写和译间关系通过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专题讨论、英文影片赏析、英语角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走极端,不搞花架子,切实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知识和教法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复合知识欠缺,比如教授旅游英语的多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基础很好,但对旅游知识了解不多。在授课中容易形成注重英语语法、词汇的讲解和训练,忽视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或是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不能深入浅出,讲解得不透彻,不便于学生理解。

而旅游英语的课程很多是英语和旅游的结合,既要求老师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旅游实践经验,这样在授课中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都要求教206师具有英语和旅游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复合型”教师,即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要健全。

四、考核方式的衔接考核方式的改革应该是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决定。一张试卷定成败已经过时。应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应以学生的英语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估的方式。为了实现高职英语职业教学改革目标,学校应采用形成性评估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英语成绩,即教师在每次课都会布置和学生职业技能相关的项目,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进行评分,这些项目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60%,另外40%成绩则来源于期末考试。形成性评估突出了学生完成职业项目的表现,使学生充分重视了职业英语过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形成性评估强调学生是跟自己比,而不是跟他人比,这对鼓励差生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体说来,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应本着基础为体,行英为用的指导思想,协调好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课时安排,课程内容设置上的矛盾以及脱节的地方,各有侧重相互照应,才能实现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有机衔接。

注释:①解学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探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第4期。

②张秀红:《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英语课程结构的改革》,《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④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与思考》,《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罗文丽,女,1982-,讲师,英语语言学硕士,擅长比较文学,黑龙江职业学院课题名称: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20113,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