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借鉴《老子》的智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语文新课改:借鉴《老子》的智慧

桑文彬

桑文彬山东省泰山外国语学校

【摘要】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的“大道”,教育的“无为”就是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为此,教师必须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机制。

【关键词】道教育规律无为教会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55-02

《道德经》又叫《老子》,一般被作为一本中国传统经典哲学书来读。作为一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在多年读研《老子》中,职业习惯促使本人经常把它和中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相联系,颇有感悟。不少人了解,《论语》中有很多教育智慧,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等,这些都成为千古流传的教育思想精华。读研《老子》,笔者发现,站在教育的视角,《老子》中同样包含有很珍贵、很深刻的值得借鉴的思想。今不揣浅陋,结合语文新课改,略谈点滴体会如下。

一、道——教育规律

“道”是《老子》的基本概念。“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在开篇第一章里,老子就明确指出,“道”不是可以简单具体的、表述的理念,是“常道”(有的版本也作“恒道”)。那么,什么是“常道”呢?就是“规律”。我们知道,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空灵自然的“道”的作用下,混沌的无极转化为太极,进一步化生为阴阳两仪。两仪化合而衍生和气,从中繁衍出天下万物形形色色。万物虽然繁杂,却都蕴涵阴阳二气,调和阴阳二气就成为和气。这就是“道”的作用。事实上,我们的教育也存在着“道”,这就是教育规律。我们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活动等都会在自然和谐的过程中产生并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教育者的责任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违背教育规律就是违背教育的大“道”,当然要受到教育规律的惩罚。如,总是盯住“升学”,“分数”至上,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总是强调课本知识,不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总是强调“接受”,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结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局面。我们的中学生国际“奥”赛可以得大奖,但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却与美国中学生相差甚大。我认为,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由此深刻反思,我们应该立足于脚下的土地,从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出发,深刻地探索教育规律,找到适合我们国情的教育大“道”。

二、无为——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在如何运用“道”、充分发挥“道”的作用的问题上,《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方法论。《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为”,要按照“道”来“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那么,作为教师怎么“无为”而“无不为”呢?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就是最好的诠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金子不如教给“点金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其中就有“学会学习”。在现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如果今日的教师还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培养出的学生走向社会就会缺乏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职。各科都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责任。从学科特点来看,中学语文应该是更适合于学生自学的一门课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就是他提出了“教材只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尤为严重。不给学生以充分的预习时间,不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不给学生以自由讨论的机会。很多的教师是“高级讲师”,太能讲,太爱讲,讲得太多,相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则太少。以语文教学为例,假如没有学生充分的阅读体悟,讲得再多,效果也不佳;假如没有学生的写作练笔,光听老师讲“作文写法”之类,是无法培养出写作能力的。有位著名的高校教学法老师曾说过,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找疑难,上课听讲抓关键,重点内容反复练”。这种方法就很科学。因为它注重了“课前预习”,注重了学生的自学,这样,老师讲解的时候才能“抓关键”。“重点内容反复练”,也是强调学生的训练落实。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无为”就是不要包办代替,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境界。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机制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一句著名的代表“无为”思想的名言。现代西方的一些企业管理也借鉴这个原则,美国前总统里根很欣赏这句名言。——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其实像炸小鲜鱼一样,不要翻动太勤,否则会弄滥的。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逐步形成比较完备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机制,就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著名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担任重要的行政领导工作,如校长等,仍担任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课。由于公务繁忙,经常外出参加各种活动。但他从不需要找人代课,而且班级治理得很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好。这在很多人看来颇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他的“秘诀”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机制。如,教会学生梳理语文“知识树”,使学生自己会归纳知识;鼓励学生当“小先生”,为同学们讲课;课本发下来,一个月内大体预习完等。他不是光自己讲,而是鼓励学生讲,鼓励学生讨论;他不是自己规定作业,而是和学生商量留作业,实行“个性”作业——适合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作业;改作文,他动员学生自批、互批、评比;考试题目,他提供参考资料,让每个学生都出一套题目。这些做法深得教学之妙,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一夕之功。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泰。”《老子》中的这句话是阐述按照“大道”行事的美好结果的。“大象”就是“道”,按照“道”去做,可以行走天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违背这些“大道”现象还真不少。——明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却总是教师唱主角,甚至很大程度上代替学生思维;明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解决或者可以部分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却热心于直接“喂”;不是引导学生参与从问题到结论的全过程,而是乐于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不是指导学生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归纳出一般性的东西,而是过多的“演绎”讲解。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回答一位中学语文同仁“您现在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什么模式”时是这样回答的:“基本无模式,但有指导思想,那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篇文章总要学生先仔细阅读,其称之为“品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挖掘教材,指导学法,集中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点拨引导。有的文章可以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更能加深理解。学生掌握了方法,具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教材中有的文章只需要让学生阅读和体会就行,教师只看一下学生的读后感作业,也就不在多讲。作文要坚持写,让学生互评,选出优秀作品,不必每篇都由老师批改,自批、互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训练。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搞大语文教学,即以课堂为主体,向学生的读书和生活两翼延伸。总之,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动手写作。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可以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能引导学生学会的,就多加以引导。教师讲授是必要的,但绝对不能占太多的成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讲什么?讲隐含在教材中的深层次的东西,讲学生不懂的东西,教会学生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的再多,没有学生的体会、消化也是没用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整篇的《老子》第十七章,在一般人看来是讲的统治艺术、领导艺术。——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一等,人民亲近并赞美他;再次一等,人民害怕他;最次一等,人民轻侮他。统治者如果诚信不足,那人民就不会信任他。统治者应该悠闲自如,不要随意发号施令。这样才能功业成功、事情顺遂,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啊”。——我们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也是客观上的学科教学的“统治者”,我们也要追求让学生达到“不知有之”的境界:按照我们指导形成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去学习,包括如何听讲。学生不觉得老师在强迫,学习是他们“自然”的事情。学生愿意听我们的课,当然很好,但那是“其次”的“亲之誉之”;强迫学生学习,否则就惩罚,那是更“其次”的“畏之”;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开始“罢工”,那就是最糟糕的状态,就是“侮之”。现在,不是有不少中学生“死活不学”吗?当然原因可能是复杂的,但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由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吗?我们是不是在教育艺术上陷入了最“其次”,也就是最低等的境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