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改革的思路与内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层工会改革的思路与内容研究

杨静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3

摘要:本文主要以基层工会改革的思路与内容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基层工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主要依据,从探索工会组建方式、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整合各方资源、合力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基层工会实效性。

关键词:基层工会;工会改革;劳动关系

引言:增强基层工会建设,大力发挥基层工会组织效用与优势,最大程度的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型、积极性,促使我国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发展来讲基层工会改革至关重要,其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也是加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此,相关部门需给予基层工会改革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充分的发挥出,为加强基层工会应用效率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研究基层工会改革的思路与内容,具体如下。

1.基层工会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1.1建会不规范。第一,部分企业缺乏建会意识,建设工作还存在空白点与难点,部分劳务派遣工与农民工并未被吸引到基层工会中来。第二,一些基层工会构建欠缺规范性。逐渐暴露了企业建会中重大轻小、重布设轻落实、重数量轻质量的缺陷,导致部分企业基层工会,尤其是联合的基层工会,其中包含诸多小企业,机制不完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员工作不到位,欠缺充足的经费,无法发挥实际效用。第三,应付建会现象较明显,部分企业只为了应付上级建会要求,导致基层工会布设形同摆设【1】。

1.2干部执行力不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未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一,基层工会干部专业性不强。基层工会内部干部专职较少,兼职较多,并且流动性较强,岗位变动十分频繁,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致使工会内部工作效果不佳。第二,企业领导担任工会主席现象普遍,在维护职工权利与解决劳动纠纷的同时很难有效履行工会职责。第三,工会干部在维护职工权益、普及业务知识等方面工作效用不高,广大职工对工会实质性了解不充分,入会热情不高。第四,工会干部保护制度不健全,尤其是工会主席手段不够强硬、底气不足,甚至表达职工意愿也很困难。第五,工作重点不明显,在劳动关系协调、工资协商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欠缺经验,习惯组织文体活动【2】。

1.3维权效果不显著。第一,职代会机制形同虚设,从明确议题、形成提案等都需要进行规范与增强;厂务公开表面化较严重,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无法得到保证。第二,合同机制有待优化,现行的合同形式含有诸多不去,如合同内容不完善,体系不健全,欠缺实践性等,合同报审机制与职工参与评价机制亟待健全。第三,行业性与区域性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实效性不强,尤其是县级、市级行业性集体协议数量较少,无法将产业工会的效用充分的发挥出。第四,一些法律法规欠缺刚性约束与实施细则约束,存在较强的执法不严的状况;一些用人单位与职工不签订劳务合同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如此还存在拖欠职工工资、不缴纳保险的现象。第五,对工会维权宣传依然以内部宣传维护,并未得到社会媒体重视,还没有形成舆论宣传,致使工会维权得不到社会公众所认可。

2.基层工会改革的思路与内容

2.1优化工会组建方式。适应新形势发展,把组建基层公会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构建并基层公会组织规划,质量建会、深化国家建设标准,推动劳务派遣工与农民工积极入会,探究举行会员入会活动,不断加强建会成果,拓宽工作覆盖面与完善工会组织,积极探究行业性与区域性工会组建模式,构建满足市场经济需求且有助于维护全体职工的组织体系;增强对非公企业与微小企业基层工会工作指导,大力促进网络化管理,给予基层工会联合会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将组织机制、组织部门、工作制度等全部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实效性【3】。

2.2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第一,增强建设工会领导班子。促进各级党政人员拥有工会主席要求的精神风貌与工作态度,以向基层公会输送综合能力强且作风优良的干部,还重视从内部选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组建综合素养极强的领导班子。将基层工会干部归纳到党政系统中,实现提拔与交流,保证干部双向交流,让工会组织充分活力和生机。第二,优化基层公会主席选举制,大力推动工会主席直选,加强探究向企业选派工会主席的手段,扩增工会干部来源,构建健全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招聘用人制度,细化基层工会主席权益,明确保证金利用方法,优化工会干部职责义务,明确每位工会干部工作目标,另外,健全工会干部的年度述职机制与公务公开机制,确保基层公会切实代表职工权益,为广大职工谋取权益。第四,分级开展基层工作培训与轮训活动,当培训结束以后,需要对接受培训的工会干部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工资结算中,以此来提高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培训活动中,进而增强基层公会内部工作效率【4】。

2.3大力整合多方资源。第一,将工会工作归类到党委议事日程与考核体系中,优化政府同工会联席会议机制,不定期的听取基层工会工作汇报,对工会内部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与优化,持续加强基层公会的政治优势。第二,大力开展职工权益与工会工作专项检查或是执法检查工作,并邀请同级工会参与,构成合力推动企业工会工作。第三,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巨大力量,推动企业良好发展,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为建构社会化格局做铺垫。第四,大力促进党政干部绩效评价机制优化工作,保证职工合法权益与生活质量,将其当作重点内容看待,构成依靠制动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理念,加强宣传企业与职工为事业、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切实构成依赖职工推动发展的制度。第五,科学提升人大代表、基层职工的占比,大力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的实效性,这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现实意义【5】。

2.4增强工会维权实效性。第一,工会经费保障制度。把工会经费收管依据具体状况归纳到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保证基层公会能够在完成上级任务后,其自身留成部分得以全面落实,以保证基层公会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第二,制动权益保障制度。不断优化厂务公开、集体合同、职代会以及工资协商等机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牢抓关键环节,彰显核心内容,让其成为职工维权的高效制度。第三,宏观参与制度。利用同行政与有关部门构建联席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加强行政部门与工会间沟通,积极参与到职工利用规定与政策编制与落实中,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状况以及收入情况,依据广大职工所想、所盼以及所思,革新思路,构建新方法,让基层公会工作贴近广大职工现实生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工作改革工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为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工会在党的领导下面向全体职工,时刻保护职工利益,将广大职工引入到社会发展建设上,凝聚全体职工智慧与力量,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促使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刘昉.天津工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工会论坛,2017,23(05):1-8.

[2]刘海霞.开展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激发企业工会活力[J].兵团工运,2017(10):32-33.

[3]蒋平.让改革成为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J].中国工运,2017(08):42-43.

[4]李忠.关于稳步推进青海工会改革的路径思考[J].中国工运,2017(02):30-33.

[5]刘勇.试探基层工会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内容[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28(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