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谋发展转变作风促效能——-关于乡镇工作思路的调研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创新思路谋发展转变作风促效能——-关于乡镇工作思路的调研报告

李润霞

李润霞中共华池县委党校745600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改进乡镇工作思路是党务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这都需要党务工作者必须深化对乡镇工作思路的创新。本文就目前庆阳市华池县乡镇工作思路问题进行调研,并就改进乡镇工作思路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镇工作思路发展调研

当前,庆阳市华池县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阶段,各种政策叠加的重要时期。华池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并且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即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也是“短板”,要实现全县的跨越式发展,重在农村,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所以乡镇作为基层领导政府,直接面对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工作思路和作风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虽然多数乡镇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但是部分乡镇领导仍然存在着工作思路及作风方面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县农村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因此,华池县委党校组织全体职工及教员于2013年6月6日深入上里塬,五蛟,白马,悦乐,柔远五个乡镇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针对乡镇以下问题进行:

一是部分领导调研不扎实,决策不准确

从调研的结果看,多数乡镇领导在工作调研方面不够积极,甚至有些乡镇领导不愿意调研或者调研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所以导致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上级的政策理解不透,工作思路呆板,从而导致决策失衡,不利于这个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发展。分析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的乡镇领导认为调研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还是要考强硬的政策手段。

二是部分领导思想解放不彻底,观念转变缓慢

目前,有些乡镇领导思想解放不够彻底,观念转变不够快,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为:“思路决定出路”。从调研结果看,上里塬乡镇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在几年前,乡镇领导动员农民种植苹果树,没过多久,因苹果没有预想效果,所以改种玉米、小麦。分析原因,主要两点问题,一是乡镇干部更新观念不够,在产业结构转化上没有找准突破口;二是乡镇领导仍然存在着思想解放不彻底,创新不够胆大,找不到农民致富财路。

三是部分领导作风不民主,民主决策氛围不浓

在转型跨越的新时期,广大乡镇领导干部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合作,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但也毋庸讳言,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在领导作风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主观武断,搞“一言堂”。二是自恃位高权重,无视组织原则和程序。三是把班长变为“家长”,把一票权变为“拍板权”。四是缺乏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失去民主决策氛围。

四是抓点示范投入多,以点带面谋划少

当前,部分乡镇由于急功近利,盲目投资,上项目,这种盲目往往表现为,在上项目的时候缺乏科学的评估,正确的谋划,在考虑问题上仅仅处于表面,没有深入探索,看问题只考虑事态发展的前期,没有顾忌未来,事情只向好处想,不进行风险性的评估;在看事态的发展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够纵观全局,视野狭小,目光短浅,缺少战略眼光。部分乡镇示范点如此之多,但到目前为止成功的却不多,似乎只为应付上级参观,却不为民办实事,投资办点就为业绩,不为千秋。

五是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群众诉求渠道不畅

(一)切合当地实际,科学民主决策

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准确决策,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如果,调查是“十月怀胎”,那么,决策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我们做计划、作决定,归根结底,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决策若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实际,脱离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这样的决策是行不通的。只有从实际出发,遵循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与切合实际的方法,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才能使决策变成现实,才能保证决策的可执行性。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提高工作能力来源于教育培训,好的教育培训,对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取互动交流和开放教育相结合学习方式,让乡镇领导干部,紧紧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小组、支部为单位进行学习教育,又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知识讲座或现场咨询答疑解惑等等,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阔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抓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建设,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大力搞好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重点是从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培育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和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协会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典型示范引领,创造性开展工作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新形势下新的工作要求。庆阳是一个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地区,长期以来,我们比较习惯以订计划、下指标、抓检查的行政指挥方法来领导和推动经济工作。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发号施令、行政指挥,实际有效性相当有限。因此,我县在投资项目的时候,不搞一窝蜂,不一拥而上,先进行科学评估与谋略,注重典型示范,不是普遍示范。

(五)增强服务意识,畅通办事渠道

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各基层党组织制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深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扎扎实实地办几件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升华对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比如:上里塬群众工作站,设有惠农资金发放、项目资金安全等10个服务中心,确保为民办事公道、公正。畅通办事渠道,窗口事务处理,已不止是“让市民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而是“让市民少走多趟路、多个门槛、多道程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