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气道评估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程序化气道评估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盼春

(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程序化气道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管理的IC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气道评估,分析两组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人工气道管理中应用程序化气道评估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湿化满意度以及气囊压力合格率,降低CPIS评分以及ICU监护时间。

【关键词】ICU;人工气道管理;程序化气道评估;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4-0345-01

ICU所收治的患者均症状严重,对人工气道的使用率较高,对于重症监护患者来说,人工气道有助于维持呼吸功能,延长寿命,所以要对人工气道加强管理,在保证人工气道畅通的同时还要保证各项数据处于合格范围内。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对患者的咳嗽、湿度以及过滤等相关功能造成影响,需要通过评估的方式有目的地对气道进行管理,保证适宜的气囊压力水平以及优良的湿化效果,在保证气道畅通的同时还可给予患者一定的呼吸支持,缩短带管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对ICU人工气道管理中实行程序化气道评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管理的ICU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7.5±6.5)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8.5±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及时为患者吸痰,避免窒息,定时为其翻身并且拍打背部,进行胸部物理疗法,适当调节床头,抬高度数在30度为宜,并且定期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针对痰液粘稠者需要通过雾化治疗。

1.2.2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气道评估:评估气囊并且适时对其压力进行测量,若压力不合格需要适当调节,保证将压力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还要控制湿度,建立人工气道之后人体难以正常调节温度以及湿度、痰液,需要对患者进行加湿以及加温护理,升高加湿器的档位,取得满意的加湿效果,对其痰液粘稠度进行评估,若痰液过度稀薄患者会经常咳嗽,不需要不断吸痰,应该降低加湿度以及加湿器的档位;若痰液的粘稠度适宜,表现为淡黄色或者白色痰液,并且不会凝结,将其吸出后插管上残留的痰液可用水冲洗干净,应该将加湿器的档位保持适中;若痰液比较粘稠并且吸痰较为困难,残留的痰液难以用水冲洗干净,应该将加湿器档位进行调整,并且适当调节床头[2]。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采用CPIS评分评定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越高表示肺部感染风险越大[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

观察组湿化满意度为93.33%(28/30),气囊压力合格率为96.67%(29/30),χ2=4.320,P=0.038;对照组湿化满意度为73.33%(22/30),气囊压力合格率为76.67%(23/30),χ2=5.192,P=0.023。

2.2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

观察组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

3.讨论

人工气道属于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对于外伤原因或者重大疾病难以自主呼吸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建立人工气道可保证患者自主呼吸,满足其对氧气的需求,对人工气道进行常规管理难以很好的掌控,导致患者对气道湿度的满意度较低,气囊压力的合格率也较低,所以寻找有效的评估方式来指导气道管理至关重要。

程序化气道评估是对人工气道进行管理的有效方式,通过评估气囊压力、痰液粘稠度以及床头抬高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可对湿化器的档位、床头抬高的角度以及气囊压力进行及时调节以及调整,保证患者气道畅通,进而全面缩短带管时间。通过分析人工气道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加以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还可有效改善预后。研究中采用程序化气道评估之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表明该种评估方式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与朱守俊[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ICU人工气道管理中应用程序化气道评估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湿化满意度以及气囊压力合格率,降低CPIS评分以及ICU监护时间。

参考文献

[1]王杰.程序化气道评估和常规气道管理方法用于ICU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价值对比[J].心理月刊,2018(04):23-24.

[2]李晓青,武家群,唐青青,等.程序化气道管理在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1):1358-1360.

[3]杨维,邬敏志,骆翠媚,等.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8):160-161.

[4]朱守俊.程序化气道评估在ICU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12):1576-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