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饰造型的意境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浅谈服饰造型的意境美

赵玉

戏剧反映生活,生活并非戏剧。但在服饰造型的意境美上,生活和戏剧却达成了一致。

尽管各种人有各种风格的着装,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选择着装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盲目追赶潮流。在选择个性化着装时不能忽视环境因素。这就是整体和谐的问题。至于说哪种具体款式适合什么人,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每种款式从面料、色彩、造型、加工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外在属性是否与人的个性相谐调;是否与人的生活环境相适应;是否能与人的个性相互补充,进而产生一种着装后的完满意境美的“状态”。

西装是现代人都喜欢的服装,虽然它也分“英国型、美国型、欧洲型”三大基本流派,但总的来看,它的造型突出了肩部的平直、胸部的挺括。舒展的驳头,略微收进的腰部曲线,再加上深V型领口,使人穿上西装立即显得庄重而挺秀。正因为如此,在特定的礼节性场合,如正规的会议,礼宾活动,典礼等,穿上西装是与环境气氛相谐调的。这时,一套裁剪得体、做工细致、配色协调的西装,肯定会增加你的气派、风度。但在日常工作中,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西装往往是不适合的。它会使人显得拘谨甚至呆板,尤其青年人甚至孩子,穿上西装后,活泼、天真一扫而光,剩下的只有那不尽人情的“大人气”了。这时的西装使你失去了个性。所以对西装的选用似乎更应慎重。

牛仔裤在现代生活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牛仔裤源于美国旧金山,至今已有约130年的历史。最初是卷入淘金热的人们抱怨市场上的裤子不牢,一位在旧金山的德国移民列维·斯特劳斯将做帐篷用的帆布用来做成裤子出售。后来这种受到淘金者欢迎的“列维裤”逐渐完善,发展成今天的牛仔裤。今天的牛仔裤已属定型化产品,风格特点是包臀、直筒、低腰身,兰斜纹布料经过石磨并预先缩小。再加上铜质铆钉,车缝异色明线,所以整体结构很富有特色,是一种突出人体曲线的包体服装。这和我国传统的遮体式宽袍大袖风格大相径庭。在今天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东西方各自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青年人喜欢牛仔裤或更“西化”的装束,是对中国旧传统的挑战,也是多年来封闭式文化一旦开放的必然现象,更是青年人追求新奇、喜爱变革的个性表现。青年人争穿牛仔裤无可厚非,问题是应该如何穿。

从牛仔裤的起源可以知道,牛仔裤的风格应属于便装风格,与之搭配的其他服饰也应具有和它谐调共容的风格。所以,鞋、帽、上衣等等也应是便装化或“运动”型的。一双曲线优美、流畅的细跟高跟鞋可以帮助突出人体曲线;但与牛仔裤相配,由于风格的不统一反而会造成一种不稳定感,此时最好选用装饰性不太强的皮鞋或运动鞋。上衣若配以运动衫、夹克衫或便装风格的衬衫都是很谐调,很有韵味的。若是配上一件装饰性极强甚至富于戏剧效果的上衣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如果再加上极其夸张的重彩化妆,带上造型复杂的悬垂耳环,那就显的可笑而俗不可耐了。

实际上,在对待牛仔裤的穿用上除了风格统一谐调之外,也存在着服饰观念上的差异。前面提到我们对待服饰的态度是重“情感”追求“意境”。如果不单纯追求牛仔裤突出人的形体曲线这一目的,而是把它当成一种追求个性、风格的组合设计的“素材”,就会注意到各方面的谐调问题了。所以我们说,牛仔裤尽管是西方的东西,但在如何对待它的问题上同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情趣的优劣。如果将牛仔裤装束融入我们民族审美意识,在它明快、简洁的线条中注入含蓄、优雅的意境,那将是很美的。

总之,每种形体的人在选择服饰时,除了考虑自身条件外,还应特别重视穿着的时间、地点、场合。做到服饰与环境气氛相谐调。

任何“原理”都是死的东西,只有加强个人的内在修养,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才能懂得美,发现美。使服饰美达到:贵俊洁、显高雅、去粉饰、落天真的美妙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