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电子专业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职高电子专业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杨桂宏

杨桂宏(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500)

摘要:在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职业高中学校的电子专业,进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主要在多元智能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最佳的应用手法和途径,最终有效地提高电子专业的技能培养和学习。

关键词:职高教学电子教学多元智能理论

一、职高电子专业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运用的必要性

1.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既然要用到多元智能理论的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在《智力的结构》这本书中对多元智能理论有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人的智力性质和结构是多元的,也是相对独立的,而非整合的存在形式。加德纳认为,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中,人至少有八种智力,他们分别包括言语的语言智力、音乐的节奏智力、逻辑的数理智力、视觉的空间智力、身体的动觉智力、自知的自省智力、交流的交往能力、自然地观察智力,但这八种智力在个人智力的组合上确实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这八种不同的感知智力,才造就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不同特质。

2.多元智能理论运用的必要性

在职高的电子专业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说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电子专业学科的授课。在电子专业学科的授课中要根据每一名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做法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特长,进而为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拔尖人才。

职高的教育讲究的就是职业的竞争力,学生在学校的培养更注重的就是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然而没一个学生的天赋、悟性、特长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在职高电子专业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电子专业是职业教育中很有特色的一个专业,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电子的时代,社会和国家都急需大量优秀的电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电子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能很强的专业,除了有扎实的理论指导之外,需要更多的就是实际的操作学习。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批优秀的电子专业人才,合适的教育方法尤为重要。而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让这一目的得到实现。

1.首先就是因材施教

这也是多元智能理论比较核心的一个概念。所谓的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其安排合适的作业训练,而且也要根据电子专业这一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做详细的准备工作。但教师的授课不是基础知识的全盘托出,而是有所详有所略。同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一改只讲不做的传统模式,变为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一个小故事,从而更加地引人入胜,提高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讲基本电路的认知时,除了搭配简单的图片辅助讲解之外,而且还可以给每一张图片取一个搞笑的名字,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轻松的课堂气氛也更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再者就是为师者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才,只不过是在不同领域

比如有的同学在电子器件的安装和焊接较为擅长,有的是在基本电路的模块设计和制作较有研究,有的在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较有兴趣等,作为老师要不断的激励学生,鼓舞学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让学生做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往往会投入十二分的精力,甚至有的伟大发明就是在这样的狂热钻研下被发明出来的。

三、职高电子专业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优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现和提出的本身就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而如今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更是功不可没。多元智能理论在职高电子专业教学当中的运用,不仅仅更加使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点燃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用的人才。所以说他功不可没也不是空谈。

当然,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也并非完全没有缺陷,譬如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上,由于设备的有限不可能给每一位同学提供独立的钻研空间,再者每一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也并非相同,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似,所以老师也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不能一一满足,这就不能避免有照顾不到的同学。但是这些因素有的是目前的设备限制,是硬件的不足,而有的是国家的教育体制的限制,不是单凭个人能力就能左右。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把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价值在实践中发挥到最大化。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还是给职高电子专业教学的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使得电子教育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束语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职高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无论是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还是老师对学生兴趣的鼓励,都最终有效地提高了职高电子专业的技能培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戈《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体育教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邓延安《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理实一起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环境配置》.2011,4。

[3]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