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片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清火片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董自艳王绪杨松涛周莹

董自艳王绪杨松涛周莹

(辽宁省抚顺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本文对清火片的质量控制研究进行综述,按所用方法分为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方面研究几个部分,希望对今后此项研究有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R9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45-02

OverviewofQualityStudyforQinghuoTablet

DongZiyan,WangXu,YangSongtao,ZhouYing

Fushun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Fushun113006

【Abstract】AoverviewofqualitystudyforQinghuotabletsinfouraspectsofTLC,GC,HPLCandseveralaspect.

【Keywords】QinghuotabletsQualityStudy

清火片由大青叶、大黄、石膏、薄荷脑等4味药材组方而成,具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此标准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1]中,该标准收载了一个显微鉴别及一个化学鉴别,既没有TLC鉴别项也没有含量测定项。2010版中国药典并没有收载清火片。本文从如下几方面综述最近几年对清火片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离速度快的优点,研究较多。

魏玉安[2]采用TLC法对清火片中大青叶、大黄、薄荷进行鉴别,效果良好。梁威等[3]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鉴别清火片中的大青叶、大黄、薄荷脑,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制剂质量。

二、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在分离效能和灵敏度方面的优势,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清火片中的薄荷脑为一活性成分,可以对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但目前该药品的质量标准中对薄荷脑仅建立两个显微鉴别项目,尚无含量测定质控项目。为了提高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刘钰华等[4]用气相色谱法对该药品中薄荷脑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填补了清火片此项研究的空白。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比气相色谱法应用范围更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清火片的质量研究采用测方法的居多。

大黄中的大黄素和大黄酚是清火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对清火片中的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控制关系到清火片的质量好坏,田耘[5]建立了HPLC法测定清火片中大黄酚的含量,高咏莉[6]建立了HPLC法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的含量。王云娇[7]、张火旺[8]、莫可丰[9]、张海燕[10]都建立了HPLC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有关含大黄成方制剂中对大黄素、大黄酚同时测定的报道已多见,但还未见对三者同时测定的报道,任吉兰[11]采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含量,效果较好。

四、多方面研究

金阳[12]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重新研究,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青叶、大黄、薄荷脑进行鉴别,对大青叶中的靛玉红、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采用HPLC法进行同时测定,实验发现此方法简便易行,结果满意。

汤新兰[13]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青叶,大黄进行定性鉴别及对土大黄苷进行检查;并采用HPLC方法对清火片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由于清火片的质量标准过于单一,且药典并未收载,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清火片的质量方面的研究,希望对今后此项研究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S].1990,244-244.

[2]魏玉安.清火片中主要成分的薄层鉴别.华西药学杂志,2003,18(3):233.

[3]梁威等.TLC法定性鉴别清火片中3味中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0-11.

[4]刘钰华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清火片中薄荷脑的含量.广西医学,2010,32(10):1273-1275.

[5]田耘等.HPLC法测定清火片中大黄酚的含量.天津药学.2007,19(5):19-20.

[6]高咏莉.HPLC法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的含量.天津药学,2004,3.

[7]王云娇等.清火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HPLC法测定.中草药.2006,37(7):1034-1035.

本实验选用主药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作为控制指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

[8]张火旺.HPLC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中国药师.2009.12(1):65-66.

[9]莫可丰,覃洁萍.HPLC法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01).

[10]张海燕.HPLC测定清火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中外医疗.2008,13:74.

[11]任吉兰.HPLC测定清火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88-1889.

[12]金阳.清火片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8,30(4):533-536.

[13]汤新兰.清火片质量标准研究.海峡药学,2006,18(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