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

霍晓峰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030600)

摘要:在“调控一体化”新管理模式下,配网调控是电网的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如何准确把握电力改革的脉搏,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提高配网故障处理率,优化业务流程,其提升配网调控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是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安全是电网运行的根本,确保电网安全是电力调控运行人员的第一要务,而调控员担负着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任务,安全责任重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配网的复杂化及技术难度不断提升,用户设备的更新以及社会对35千伏、10千伏供电可靠性提出的更高要求,使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面对线路供电路径长,分布面积广,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配网调控人员而言,如何有效提升调控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是摆在每个配网调控人员面前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一、配网调控工作简述

配电网原则上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域电网。配网调控工作主要是负责市区范围内35kV、10kV电网调控工作;负责对管辖电网范围内的设备进行运行、操作管理及配电线路运行监控;负责指挥管辖电网的异常事故处理;审核管辖电网范围内的设备检修计划,批准设备检修申请;负责管辖电网范围内的新设备命名、编号,编制管辖电网范围内的新设备启动方案,参与新设备启动等工作。

二、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探讨

2.1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的目的

作为核心专业的调控人员,在职能管理方面,其责任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每一个配网调控员都肩负着保证配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使命。任何不规范的行为、命令,都可能影响配电网安全,造成人身、电网、设备等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将会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所以提升配网调控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2配网调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在配网调控的安全管控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一是调控业务的增大,使调控人员对现场设备不熟,如业务不精、思想不集中、监护不到位就可能误发命令;二是交接班交接不清楚,对变更的运行方式交代疏忽;三是调控员的学习意识不强,凭经验盲调;四是调控管理流程不够完善细致,分工不明确等问题。诸如画面更新不及时以及现场设备运行技术不完善等影响安全运行的因素,若不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很容易演变为配网调控安全风险,对此只有提升配网调控人员的安全风险能力,才能有效控制人身事故、误操作以及误调事故。

三、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的防范

以配网运行安全为目标,认真落实配网调控安全工作责任,分析新体系运转中的各类安全风险。针对以上配网调控安全风险必须让配网调控做到以下几点:

3.1统筹停电计划,实现电网风险闭环管控

强化调控部门对配网停电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协调联动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等各部门,明确职责,细化流程,保证各个环节无缝连接。统筹安排配网停电计划,配网检修预试与电网基建、技改、大修及业扩报装相结合,实现“一停多用”。在基层检修单位提报停电检修申请后,由运检部组织相关单位结合设备运维、基建施工、农网改造、业扩报装等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停电计划,调控中心组织对检修方式、过渡方式、临时方式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校核。对涉及停电范围较大的变电、线路设备进行现场考察、调度,审核工作必要性,明确工作步骤。

3.2加强协同联动,严把配网设备异动关

加强调控中心与建设部、运检部、营销部及供电所的协同联动,实现设备异动变更、检修申请、停送电许可等流程的闭环管理,做到设备异动单与月度停电计划、周业扩停电计划、带电作业计划一一关联。提前参与新设备改造、接入方案,规范新设备接入流程,完善新设备送电风险预控措施,实现配网新设备快速、安全送电。严把配电设备异动送电关,配电设备做到“逢送必核”,送电前应依据异动变更内容在电子图中负荷,“图实不符”的一律不予送电,从源头上堵塞安全漏洞。

3.3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调控人员履责能力

规范量化配网调度事故处置流程,实现风险预控、事故判断、事故处理闭环管控,提升事故处置效率。为精简环节,快速隔离故障,恢复送电,事故处置阶段细分为三级、六环节,着重在精简调控联系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地调、县调及公司职能部室三者联系环节,缩短事故处置时间。强化风险责任意识,严守调控安全防线,严肃调度纪律;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及时发现电网隐患和设备缺陷;依托班组大讲堂、专项实训等形式,强化配调运行人员培训;修订完善电网事故应急预案和重大社会活动、节假日保供电措施,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的演练,着力提升调控人员电网分析能力、风险辨识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筑牢调度运行操作风险管控“防火墙”。

四、配网调控安全管控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梳理优化安全生产流程,健全完善安全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风险,国网晋中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在配网调控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4.1完善预警机制,实现电网风险管控常态化

按照停电计划“谁作业,谁辨识、谁分析、谁控制”的原则,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发布、执行环节进行细化,风险预警发布及时,预控措施布置得当,覆盖了人身、电网、设备、环境四个方面,实现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闭环管控,提升了电网风险预控能力,形成了电网风险预警和预防控制常态化、系统化管理机制。

4.2缩短10千伏线路故障隔离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与运检部、营销部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后,在遇到配网故障发生时,配网调控可以通过远方操作在抢修人员未到达现场前即开始对故障隔离和查找。经统计,2016年10千伏线路故障隔离时间较转型前同期缩短时间20-30%,大大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

4.3筑牢安全基础,稳步提升配网调度管理水平

加强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规范了配网调度核心业务流程,提升了配网调度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了配网异动管理上线流转率、配网线路开关常态化远方操作成功率、配网停电计划执行率、配网调控操作两票合格率四个100%,完成了配调业务流程化、配调工作标准化、地县工作一体化、配调培训实用化的“四化”目标。

4.4固化创新成果,形成配网调控安全管控机制

加强配网调控安全风险管控,建立了五项长效管理机制,固化了配网调度安全管控的创新成果。一是建立了以“日核查、周分析、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配电自动化数据整治机制;二是建立了配电设备异动闭环管理机制;三是建立了可开放容量为引导的配网改造和规划机制;四是建立了配电停电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机制;五是建立了调控风险预控机制,杜绝了“误调度、误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网调控的安全风险管控过程中,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配网调控运行人员要明确配网调控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对配网调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使“调控一体化”配网调控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高,才能为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才能促进企业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肖伍.加强风险管控工作的几点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13(11).

[2]庞金海,殷红旭等.如何做好配网调控安全工作[J].科技创业家.2014(09).

[3]宋雪超,王泓清,薛凌峰等.关于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J].电子世界,2014,(18).

[4]卢顺敬.配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