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偏头痛4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电针治疗偏头痛40例

汤建文

汤建文(江苏省泰州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将本院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电针治疗组,一组是西药治疗组。对电针治疗组患者40例进行电针治疗,即对患者的头维、百会、率谷、太阳,远取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日进行一次,五天为一个疗程;对西药治疗组40例患者,利用口服用西比灵治疗,每次口服5mg药量,每日一次,五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电针治疗组有效率为95%,西药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2.5%,电针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效果,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电针治疗,治疗效果高。

【关键词】电针治疗西药治疗偏头痛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07-02

前言: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病症,临床表现症状是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强,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根据头痛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偏头痛通常分为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和没有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或单纯性偏头痛)两种类型。偏头痛被历代医家视为疑难病症,至今没有理想的根治方法,偏头痛患者痛苦较大,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当前针灸治疗偏头痛效果相对明显,笔者在本院通过电针治疗偏头痛40例,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说明

本院共抽取80例偏头痛患者,均被诊断为无先兆偏头痛病症。先将这8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电针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组。电针治疗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的年龄最小21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为35.4岁;病程为3~18a,平均(6±3.01)a。西药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为23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年龄为5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4.8岁,病程为2~19a,平均(5±3.10)a。在这两组病例中,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都经过了统计学的处理,差异相对较小,(P>0.05),可比性可取。

1.2诊断标准

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其标准如下:(1)是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2)~(4)项标准。(2)是头痛发作持续时间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3)是头痛至少具有下列特点中的两项:①局限于单侧;②搏动性质;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限或已经停止);④因上楼梯或其它类似日常躯体活动而病情出现加重状况。(4)是患者的头痛期至少符合以下两条中的一条:①恶心和/或呕吐;②害怕见光和害怕声。(5)是偏头痛要符合三条中的一条:①病史、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不提示症状性头痛;②病史和/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提示症状性头痛,但可被适当的检查排除;③有症状性头痛的表现,但偏头痛首次发作与症状性头痛在时间上无明确关系。

1.3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属头痛,主症表现为:患者的头痛部位通常在头之一侧额颞、前额以及位于太阳穴处,痛症表现出胀痛或者抽掣而痛两种形式;兼症表现为:患者出现头昏或者耳鸣现象,同时出现口苦、恶心以及失眠多梦症状,甚至患者精神出现抑郁与心烦喜呕,寒热往来,舌质红,苔白腻,脉滑[1]。

2治疗方法

2.1电针治疗组的治疗方法

一是取穴。单纯性偏头痛急性期宜取列缺、合谷、攒竹、承灵、行间、曲池穴;缓解期宜取蠡沟、曲泉、阳辅、风池、天柱、天窗、天容、肩井穴;眼性偏头痛宜取二间、率谷、胃俞、行间、阳辅穴;月经性偏头痛宜取合谷、行间、钟、三阴交、印堂、库房、人迎、肩井、陶道穴;卵巢充血引起偏头痛取急脉、冲门、府舍、关元、气冲穴。

二是手法。患者取卧位,疼痛位于颞部,可于率谷后0.5寸进针,沿皮下过率谷向刺1.5寸;疼痛位于一侧枕部,则从率谷前0.5寸进针,过率谷沿皮下向后刺1.5寸;疼痛位于一侧顶上,可加百会,针尖沿皮下刺向痛区。头部穴位针刺后,通以电针机,每分钟频率控制在200次左右,电量以针柄轻度跳动度,留针30min。中诸、侠溪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期间行针1~2次,每天针刺1次,5日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

2.2西药治疗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的方法是对偏头痛患者口服西比灵药物,每次服用5mg,每天一次,在睡前顿服,疗程天数同电针治疗组相同,连续服用20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观察

3.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要采用计分的方法,医务人员重点观察了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疼痛的程度以及患者疼痛所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伴随症状发生。一是头痛发作次数观察,要以月为计算单位,患者如果每月发作次数在5次以上的记作6分,每月次数在3~4次记作4分,每月次数在2次以下记作2分。二是头痛程度观察:患者在病症发作时,如果处卧床状态记作6分,如果发作时不能工作记作4分,疼痛较轻微,不影响工记作2分。三是头痛持续时间观察:患者的头痛持续在两天以上记作6分,头痛持续时间在12小时到2天内的记作4分,头痛时间小于12小时的记作2分。四是患者伴随症状的观察。如果患者在发病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以及畏光畏声现象中的3项及以上记作3分,如果有2项记作2分,1项记作1分。五是临床痊愈观察。患者在临床时,症状体征基本消除或完全或消除,证候积分减少≥95%,证明效果显著: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比较显著的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证明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则证明无效。

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电针组4027(67.5)9(22.5)2(5)2(5)95.00

西药组4016(40)11(27.5)6(15)7(17.5)82.50

4讨论

总之,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病多由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引发的病症,与人体的内分泌失调、肝胆、脾、肾、变态反应、精神及组织胺过敏等一系列因素关系密切。利用电针刺取患者的少阳经风池、率谷、阳陵泉穴位,能够疏肝理气,疏泄少阳之风邪,电针针刺百会穴位是治疗头痛的关键,取头维、太阳疏通阳明、少阳经脉,经络止痛。同时,电针治疗能够调节患者颅内血管的舒缩功能,使患者的血管舒缩功能和血流速度达到常人状态,缓解患者的偏头痛的症状。此外,针刺也具有镇痛作用效果,能够利用调节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释放来发挥镇痛作用和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提高机体对痛刺激的耐受力[2]。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比药物治疗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若卓,于元生.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2.8(4):225-227.

[2]邓若熹,郭曲练.转阿片肽基因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4):2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