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朱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朱强

朱强

浙江子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嘉兴31405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受到其影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要想将这些新的创意真正应用到建筑工程,就要求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也要不断的提高。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直接关系着工程所建设的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有效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可谓是重中之重,其直接影响工程所建设的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要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并同时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为了能使工程项目所完成的建筑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保证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1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内容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施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在施工现场展开施工组织的设计,并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监督,并及时反馈,对于施工现场存在或突发的问题应当及时制定措施并及时解决。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式问题

建筑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新态势,在发展过程中,传统陈旧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这就导致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管理不到位、不合理的问题,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埋下了数量较多的安全隐患。工程管理工作的成效受到施工方管理水平的直接影响,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目前常用的管理形式是分包,就是将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化,并将分化的各个部分转让给对分包商来完成施工。

2.2监督体制问题

建筑行业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相应的建筑工程的监督体制也是相对较为完善的,但是即使是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磨练过的体制也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疏忽。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形式当中进行的监管工作相关体制就不够完善,分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中针对施工安全及质量事故的相关责任制不够明确,各个参与分包的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这一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整体上是不够完善的。另外,工程的监理机制也不够完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是主要负责实施工程质量管理的对象,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具有的专业素质较低,且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不够全面和完善。

2.3施工技术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施工技术加以重视。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展之前应当选择同工程项目的建筑目标相匹配的施工技术,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若施工单位采取较为落后的施工技术,会导致施工质量没法达到要求。选择施工技术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施工难度。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天气恶劣或是施工场地的环境条件较差时,都会导致施工受到影响。

2.4施工成本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首先,一些企业单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只注意到成本的事后控制,而忽略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成本,致使成本大量流失,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降低利润,造成这些原因主要就是缺乏完善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其次,主要是现有的成本控制机制得不到落实,管理人员在管理企业生产成本时普遍存在不尊重客观事实,缺乏全方面的考虑,导致出现了成本管理上的漏洞。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和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应当重视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这是维护企业形象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实施工程管理最终的目标。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对质量管理的目标计划书,且对施工质量控制时,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相关验收标准来开展,管理过程中同样应当完善自检以及互检的制度来对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监管。

3.1管理模式的优化

当下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采取的是分包形式,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单位都应当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严格按照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项质量要求来开展管理工作,对于职责范围之内的管理内容认真负责,同时,应当同其他部门之间做好相应的联系沟通。首先需要构建合理的管理组织的结构,让质量管理的职责能够明确划分,且必须根据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来定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加强管理,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3.2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应当针对不同岗位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划分,管理任务的责任则应当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意识。其次,应当加强建筑工程中监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并能够通过学习和培训等途径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才能在施工工程中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管理体系。

3.3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应当处理好技术交底的工作,在施工技术管理中,技术交底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无论对于施工某个环节还是整体的施工来说,技术交底都是关键性的管理环节。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就应当对技术类型以及如何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对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全面的把握,才能提前做好预警措施,避免出现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问题。其次,对于施工系统应当进行整体的优化,对于容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充分总结,并合理提出解决方案。施工单位还可以借助信息管理软件来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实时掌握并记录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机械的运行和操作状况等。

3.4加强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

施工前要做好工程进度编制工作,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一项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每一项施工进度与变化都在控制范围内。编制施工进度前要做好对工程项目整体情况的了解和各项施工细节图纸的熟悉,结合合同要求,合理编制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进度表。在保证总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分段的施工工期控制,调节好周计划、月计划与总计划的结合。在质量控制时,要严格根据项目的合同要求与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严把关,一定要打破质量验收的通病,处理好细部工作,确保质量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与相关规定,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5培育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与完善人才考核制度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面临任务重、时间紧、细节多等困难,所以在建筑施工时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对施工工程认真负责的技术施工人员。施工企业在培养施工人员的素质时要特别注意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管理自身,保证工程质量。不断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制定相关的培养人才计划,建立人才选拔机制,组建一个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促使企业间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运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结论: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基础,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并寻求提升和突破,这样才能跟上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何井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0)

[2]陈明,国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3)

[3]张冬虹.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