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技术分析

伦智斌

伦智斌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四会供电局广东肇庆526200)

摘要:作为电能主要输出配送渠道,输配电系统在整体电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价值,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则是用电系统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对用电工程自动化与输配电运行展开深度研究,本文将以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特征介绍为切入点,通过对该项运行技术问题的分析,探索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式,旨在提升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水平,保证电能产生运输质量。

关键词:运行特征;自动化运行;输配电;用电工程

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社会各界对于电能使用与输配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各种技术开始在用电工程自动化以及输配电系统中开始应用,像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等,都为系统自动化运行提供了有利支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运行技术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为对这些运行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实现理想化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系统运行模式,相关人员首先应对两者运行特征进行明确,以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信息保障。

1.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特征

1.1安全性与服务性

用电工程与输配电都属于高危险行业,尤其是在输配电系统进行运行时,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会对设备管理人员以及用电用户人身财产安全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系统运行都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安全性特征,要对系统自动化运行稳定性进行保证,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综合简约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输配电系统工程相对较为复杂,在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使用之后,各项复杂、传统的工程工作也开始向简单化方向进行转变,整体操作更加简便,能够为电力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支持与保障。

1.3智能性与高效性

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得配电网络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成为了现实,能够有效规避各项技术处理滞后以及人为操作失误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对供电质量水平进行保证,实现高效化、智能化供电网络运行模式,可以为用电以及输配电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2.用电工程与输配电自动化运行技术问题

2.1能源损耗方面

在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系统运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量的电能损耗,而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电力输配运行管理不当所造成的。通过对现行用电工程与电力输配技术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运行技术开始向自动化方向进行了发展,但对于人工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而各项人为原因便是造成电能大量浪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2运行技术开发方面

目前部分电力工程自动化建设还存在着缺乏创新性以及主动性的问题,并没有明确认识到电力资源开发实际意义,会对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发展与创新形成严重影响。由于输配电系统是以电力资源建设与开发为主要目标的,但现阶段一些电力企业的电力保护工程并没有落实到实处,整体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较低,会对企业发展形成较大阻碍,且也会对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形成严重影响。

2.3输送搭配管理方面

国内电力系统覆盖极广,电力系统人员配备以及线路规划等都较为复杂,繁复程度相对较高,加之电力生产与程序较为繁琐,部分企业相应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电力输配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电路混乱的问题,会对电力作业人员生产财产安全形成严重影响,电力输送搭配管理较为混乱,并不利于电力行业发展。

3.运行技术问题解决策略

3.1增强各项技术开发研究力度

由于现代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自动化技术仍然有待增强,因此相关企业要加大对相关电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要通过提供充足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方式,对相应技术开发提供可靠保障【1】。同时要做好用户使用体验调查工作,要按照用户体验反馈以及常见运行状况,做好针对性技术开发与调整,以对技术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进行保证。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在制度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要对电力企业技术开发予以一定支持,确保各电力企业能够对相应技术研发工作予以足够关注,以为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工作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2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重要动力来源,也是促进用电工程与输配电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还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要针对现有技术以及实际需要,通过与研究院或者大学机构进行合作的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且要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要利用技术创新,做好技术以及系统运行改进工作,以对整体系统运行质量进行保证【2】。电力作业人员要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工作,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相关数据展开收集与整理,以为后续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提供相应数据依据。

3.3做好电能损耗控制

为响应环保号召,确保每项资源都可以得到有效运用,电力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力度,要借助各项机制,做好人员积极性调动,以对人员节能意识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力输配电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工作,要通过对技术水平进行提升的方式,从客观角度入手,对电能损耗形成有效管控。

3.4优化相应管理方式

针对输送搭配管理对于混乱的问题,电力企业一方面要对线路规划以及电力生产程序等内容展开详细分析,且要对相应管理制度缺陷进行明确,要按照问题展开针对性调整;另一方面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要对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管理方式展开优化,要通过对人员责任意识进行强化的方式,对资源利用率进行提升【3】。同时企业要积极进行激励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完善工作,要将个人职业能力以及节能意识等内容纳入到能力测评工作之中,要通过此种方式增强人员节能意识水平,以从人员方面起做好能源消耗控制工作,保证自动化运行模式能够与预期效果保持一致。

3.5实施科学化人员管理

企业要积极采取各项激励性措施与制度,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到企业进行工作,以对企业整体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队伍水平进行提升。而企业也要对人才予以足够尊重,不仅要为人员提供专业化培训机会,同时还要为其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对人员归属感进行保证,确保企业整体组织结构稳定性以及高效性,以为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提供可靠的人员方面支持。此外还要人员操作行为监控工作,要及时对人员不当行为进行制止,以防止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3.6妥善应对高温天气

在高温天气出现时,用户的用电需求会出现急剧增加的状况,会对整体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形成严峻考验【4】。所以企业还要做好高温天气应对,要按照用电工程与输配电运行特点,有效消除各项电力供应不稳定因素,以对电力供应稳定性水平进行保证,确保输配电线路运行可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结束语:

虽然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运行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两者在电网中的作用与价值仍然不可小觑,各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各项自动化运行技术问题的研究力度,要按照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特征,通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力度等手段,切实改善自动化运行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各项不足,进而形成理想化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模式,确保电能生产以及运输质量能够顺利达到预期,以为企业获取到更大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郑佳佳,刘瑞鹏.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究[J].民营科技,2017,(11):36.

[2]张博.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化工管理,2017,(29):63.

[3]陈月波.探讨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152-153.

[4]李海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