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

张春辉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021008)

摘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这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新闻舆论引导力建设,是因为多元意识形态并存与冲突的今天,媒体引导力的建设水平决定了党的先进理论发声能力、思想凝聚能力和话语权建构能力。因此,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引导力

前言: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公众获取资讯的主渠道,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体融合时代,新兴媒体快速发展,资讯传播渠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新闻舆论受众身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还可能是信息创造者、发布者、传播者。信息流的逆向传播突破了传统新闻舆论传播模式的禁锢,延伸出以新兴媒介为基础的新型传播态势。

一、面临的挑战

1.新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与价值选择。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传播媒介的大量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海量数据新闻使人眼花缭乱,但是真正符合新闻采编要求的信息还需要一定的工作去证实和选择,这就是对新闻工作人员的一个巨大挑战。新闻行业的发展方案都是围绕观众读者的需要来考虑的,但是在这个速食时代,人们对于信息其实是有特定要求的,媒体工作人员也要考虑读者们的阅读规律和阅读心态,准确地和读者进行信息的对接。与此同时,新闻的呈现也要考虑信息传递的价值性,新闻媒体人员在前期的新闻选择上就要注意这一点,新闻本身要以传递真实的社会信息为主,不能因为迎合市场而丢失新闻行业最重要的守则。所以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既要照顾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要传递真正关系社会民生、社会风气建设、正能量等方面的新闻,以供更多读者阅读了解。

2.新闻及时性与真实性的处理。此外,在信息时代,尽管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拓宽了,但是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没有经过证实的信息不得登载,对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是一个新闻媒体人员的职业准则和必备素养。所以,关于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采编人员要尽可能地查证,不发表主观观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是对新闻媒体人的职业要求。新闻的真实性处理也要考虑时间的跨度问题,避免错失新闻的及时性,造成新闻信息滞后和堵塞,所以新闻的及时性也十分重要。尽管核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需要一定的时间,仔细查证信息的真假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但是也不能因注重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就松懈对信息的核查,及时性和真实性一定要达到和谐、统一。

二、融媒体时代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1.研究融媒体时代下用户的阅读特征,明确目标信息。传统媒体寻求改变一定要以用户为需求主体,同时这也是新媒体发展之初的借鉴,时刻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制定方案,也符合融媒体时代大众的需求。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编工作正在进行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因为诸多现代通信手段、社交平台等的出现,传统的新闻采编不得不改变自身以适应这个社会,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在这个变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采编工作带来一定阻碍和挑战,这既是对新闻采编人员的考验,也为融媒体时代下的采编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对此,还是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

2.注重利用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全媒体时代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这个时代大众对媒介的需求,也就是传统纸媒需要学习借鉴之处。而全媒体时代特点之一就是获得信息的门槛变得更低了,它不像传统纸媒一样受时间地点和呈现形式的限制。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实现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同时这也是很多新行业的发展动力。全媒体时代的信息接收形式有很多,电脑、平板、手机等等都是全媒体时代的推动者,尽管这只是科技的发展,但是在科技的应用上,不得不说它改变了时代的方方面面,在媒介形式和功能上,它让信息触手可及,更加及时。在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消费者和传播者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预想。

3.提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新闻媒体工作是一个紧跟时代发展的职业,在社会的发展前线记录、呈现时代的变化,对媒体人员有着一定的素质要求,要求媒体人员紧跟时代的变化去工作。综合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如职业道德、媒体能力、新闻敏感性等,这些都是媒体工作人员的必备素养,媒体也要有内在的逻辑力,在选取、编辑新闻时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专业素养的后备支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是热爱媒体行业的,有着自身的精神信念,对自身也有着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把握好尺度,要抱着发展创新的心态来看待,毕竟时代在发展进步。自身的知识素养要过关,职业道德要过关,还要有好学精神和自律品德,这是想要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媒体人员的必备素养,也是对新闻媒体人员的考验。既然想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去记录时代,就必须具备合格的综合素养。

4.鼓励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思维创新,与时俱进。舆论监督是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以前的传统媒体由上而下的垂直传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众在公共领域基本处于失语的状态,当微博和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姿态出现时,无疑是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话语空间。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也能随时、随地、平等地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因此,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和媒体一起参与到舆论监督中,对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由针对媒体工作人员的思维创新,其实是在尽可能鼓励媒体人员发展新理念,尽管新闻媒体人员在工作中要遵循行业的规范,但是在合理的区间内还是可以进行一些创新的,也就是要让新闻更加灵动,更能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当然,必须在不改变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以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考虑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速度快,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很多,新闻媒体行业如何挽回读者,占据市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创新是必然的。可以线上线下结合,抓住两方面的读者群体,这就是形式的创新。尽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上的创新,但这是创新的开始。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的拓展发挥,未来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创新,如版面的设计、阅读平台的拓展合作、媒体渠道的拓展等,以使创新思维在新闻媒体工作中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

结束语:

媒体引导力建设关乎党的先进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时度效的标准下实现有效传播,进而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人民在获得更加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道路上的前进步伐。因此,媒体要在坚持历史性与当代性、党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群众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媒体的固有优势,在新业态中探究新理论、新方法、新体制、新机制,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蓓.媒介融合背景下浅论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7(20):98-100.

[2]杨雨晨.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浅论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1):278-279.

[3]龚兆中.当代中国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