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

樊小丽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二小学河南淅川474450

摘要:新课标实施至今,产生了多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发展成极为普及的学习模式,在社会已经成为了重点的研究对象,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已经渐渐渗透到小学数学日常教学当中,合作学习对学生养成一个合作共利、团队共享、知识交流的习惯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已被广大的教师普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指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教师分配任务并控制教学过程,把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与发展,而学校则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虽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但怎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称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反馈激励评价标准和机制,来促进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切实让学生在反思中明确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不断增强持续发展内驱力等问题,并无统一的答案。笔者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为出发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1在数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想要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我们就应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里拥有较高地位的原因。守旧的数学教学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私人化的教学形式,学生们被老师安排好坐在班级中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其老师要求同学们必须尽力去掌握板书和书本中的内容,并及时的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新时期进行数学教育工作应该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发挥作用,它是将数学学科的书籍当做媒介,利用老师传授只是与同学们进行学习而产生相互作用,让同学们吸取数学知识和能力,通过获得更加优秀的数学技能,逐渐养成优秀的品德。进行这一教学模式最主要的为重视同学们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这是由于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而这一切都应依靠同学们个人的行为才可以实现。在进行数学学科教育工作时,同学们在这一过程里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途径都应该满足同学们的习得习惯。适应新时期数学学科教育工作的新思想,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让同学们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第一,小组合作学习给数学学习带来了有效的支持体制。第二,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很适合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共同的探讨。

2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2.1帮助学生心理成长

经过之前的研究实践表明,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建设和成长,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看待问题,将对方的优点加以学习,有利于自身的交流能力提高。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激发的阶段,合作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增进与同学的感情,以及小组合作每个人要负的责任,还有同学之间的教学方式等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生可以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和别人的差别,由此来进行互补式的提升。由此全方面的提升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合理选用合作学习授课的内容和方向

合作学习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有一定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推行时,教师要合理的拿捏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理解能力、内容体系等具体情况,恰当准确的应用合作学习,避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遵守规则。

2.3合作前的独立思考

要使合作学习有效,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就应创设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经过独立仔细地思考,对将要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知。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先独立地去想甚至去做,形成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观点,合作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使得合作学习不断地将学生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会进行比较与辨别,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

3.1通过小学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由于现在小学生的多元化以及多样性,很多小学生在性格方面都比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听取别人的建议。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在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数字讲述出来,由此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和倾听的习惯。

3.2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还要从学习气氛入手,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相互监督的学习氛围下完成小组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意义,让学生能够充分把握小组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同时要优化小组任务,使小组内部能够通过合理分配、优化配置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例如,在预习功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预习思路和预习计划,并让每个小组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将不同的问题分配给具体的负责人,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针对性。同时让其他成员对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相互检查问题的正确性,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通过小组内部合作学习、相互监督保证小组的学习氛围。

3.3在数学活动里进行合作小组的编排

老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该认真考量的问题为怎样更好的为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建立一个规模小且组内成员又比较平均的小组为十分关键的,这是由于在实际层面来看,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机遇会由于小组成员的增多而减小。经过大多数教学经验证实,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时,当老师宣告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因为数学活动的特征,很多同学都会围绕成一个圈坐着,并都是将脑袋靠在一起,因此本人觉得从空间角度来讲,组建四人的学习小组是最好的形式。组建四人小组,其成员不但可以应付深奥的数学问题,还可以让小组内成员都靠在一起,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学习当中来,同时亦不要求在小组内选出一个中心人物。并且,组建四人的小组还可以确保小组中出现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想出应对问题的途径,不会由于小组成员的缺失或者意见不统一而影响学习效果。纵使小组内成员能够通过随机的挑选成员而形成,可是经过学界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确保性别不一样、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水平不一样的人能够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互通有无。

结语

总之,小组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提高团队的合作是小学数学教育效率提高的重要措施,对于小学生的小组讨论必须合理分工,教育的责任明确,合作点正确把握机会的同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样的合作学习的效率可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集体合作学习,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培养了小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他们的合作习性和方法,小学生在轻松地学习,不断地探索,真正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冯春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张朴.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5(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