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谢杨眉

51072219881027xxxx

【摘要】目的文章汉族要针对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0月某中心医院治疗后出现复发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与未复发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通过回顾性研究方式,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感染、激素疗程、人血清白蛋白(HSA)、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BMI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感染、激素疗程不足、HSA过低、血清IgE过高、BMI指数过低是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复发主要受到感染、激素疗程、HSA、血清IgE、BMI指数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干预,以减少复发。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复发;危险因素

引言

肾病综合征可由诸多病因引发,具体症状包括: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3g/L),水肿与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极易造成病人体内环境失调,电解质与体内代谢异常,所以,难以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病人发病时,脑部、肢体浮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等疾病。所以,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现抽取82例肾病综合征病人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整理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后出现复发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与未复发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其中,复发组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龄1~13岁,平均(6.73±4.85)岁。未复发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14岁,平均(6.98±4.67)岁。纳入标准:(1)复发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2016年制定的《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中肾病综合征复发的诊断标准,即接受激素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尿蛋白转阴至少1周,之后尿蛋白再次出现阳性,未复发组患者则不符合该标准。(2)经诱导缓解、巩固维持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3)年龄在1~14岁。(4)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

1.2护理对策

1.2.1加强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每日出入量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尿量、色及性质。每天定时测体温,及时发现发热患者,避免并发其他感染的可能性;嘱患者在水肿期应每日测体重1次,水肿消退后应每周测1次,由护理人员在体温单上做记录,并观察用药效果。利尿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水肿加重、面色苍白、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则应注意患者是否发生了低钠血症,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低血钾的发生。

1.2.2感染护理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常见诱因,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激素等均可造成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从而导致感染。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嘱家属在对患者进行个人护理时应注意患者头部、口腔、眼部及体表卫生,嘱患者勿用力搔抓皮肤,避免抓破皮肤,指甲不可剪得过短,避免剪破指甲周围皮肤从而导致感染。一旦发现患者感染,应尽快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高度怀疑者,应积极寻找隐匿感染源,如隐匿性牙周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无症状性尿道炎等。

1.2.3用药护理

治疗肾病综合征及预防复发的根本在于坚持按疗程服用激素和规律减量。激素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造成黏膜损伤,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胀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激素减量的方法及停药时间,切忌擅自突然停药,嘱患者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血化验指标。

1.2.4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对有心理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理解患者的痛苦,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情绪变化,预防因情绪心理问题导致的复发。

1.2.5合理安排膳食

饮食不合理又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做好患者饮食护理是预防复发的必要措施。疾病初期,多数患者水肿明显伴少尿,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小于等于2g,再按血钠水平进行调整,否则会加重肾损害。长期高蛋白饮食可使残余肾单位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从而使肾病综合征转变为难治性频繁复发性肾病,故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0.8g/kg/d;若存在肾功能损害,应小于0.6g/kg/d。脂肪摄入量应在1.4-2.2g/kg/d,避免高蛋白饮食。

1.2.6合理安排休息

未能合理安排休息亦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水肿严重且合并感染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周,待水肿消退、感染控制后可进行床上活动或下床走动;待病情完全恢复、激素疗程完成后可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劳累,总休息时间应不少于3-6个月。严重水肿、感染及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感染控制、血压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嘱患者在床上可经常变换体位,预防血栓形成。无明显水肿及感染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

2结果

2.1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之单因素分析单

因素分析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感染、激素疗程、HSA、血清IgE、BMI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之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至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中,先对各个变量进行赋值,计量资料为连续变量,计数资料赋值1、0,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感染、激素疗程不足(起始足量治疗时间不足36周)、HSA过低、血清IgE过高、BMI指数过低是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见表2、表3。

表1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之单因素分析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慢性疾病,必须长时间救治,因此必须增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促进病人康复。综合性护理模式包括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教育,同时开展家庭护理干预,提高病人的自我防护理念,降低复发率。促使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以有效减少复发率。相关资料显示依从性不但不利于身体康复,也可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总得来说,对于肾病综合征病人选择综合护理,能够降低复发率,增强治疗依从性,促进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复发主要受到感染、激素疗程、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E、BMI指数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干预,如加强防治感染、规范激素治疗、加强营养等,以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张碧丽,刘涛,林书祥,等.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J].中华肾脏病学杂志,2015,31(6):414-418.

[2]杨新军,吴广礼,汪晶华,等.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5):71-74.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29-734.

作者简介:谢扬眉,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