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研究

文建忠

宁乡市中医医院宁乡市410600

【摘要】目的:探究将针灸治疗应用于坐骨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治疗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开展研究,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加用针灸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记录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4(89.47%),其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25(65.79%)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坐骨神经痛;不良反应;中医疗法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综合征,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会出现这种征象疼痛[1]。这种症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强烈的疼痛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诸多不便。所以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理和物理方案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相关临床研究发现[2],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往往其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但目前临床上还未见多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的治疗手段的研究。本次研究中,探究将针灸治疗应用于坐骨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治疗不良反应,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开展研究,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患者性别资料为男21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5-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2.9±10.2)岁;实验组中患者性别资料为男19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42-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3.7±11.2)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体检,未见全身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在入院时均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其细微个体化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实验,患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应用西医激素类药物对患者进行病症控制。

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中医征求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疼痛感受来对穴位进行选择。患者如果腰部疼痛明显,可加选臀痛穴和腰痛穴,采用毫针直刺1.5cm后出针不留针,每日针灸一次,针刺方案为平补平泄法,针灸的方式为左右交叉取穴,毫针刺入1.5cm后询问患者感受,患者出现疼痛感后可将针取出,每日针灸1次即可。

1.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完成后,其疼痛感有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患者的颈肩腰腿疼痛状况,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有明显改善,但依旧存在一定的疼痛感,疼痛感轻微,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无效:患者疼痛感较强,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正常肢体功能受限。

不良事件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过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在进行结果统计时,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采用(%)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结果分析后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如下: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4(89.47%),其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25(65.79%)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3]。但就目前来说,应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时,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与患者的体质和病症发展状况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采用全方位且综合性的治疗方案来对患者进行病症调整,这样才能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4]。

针灸治疗能够对患者进行针刺散开,患者穴位淤血而热敷,能开放毛孔,进一步刺激患者微循环,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这种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5]。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其依从性都较好。而在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治疗不良反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有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永达.火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商海明,刘香花,王淑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包头医学,2014,38(04):222-223.

[3]刘珈英.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北方药学,2015,12(06):184-185.

[4]刘宝玲.80例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590-591.

[5]王元新,陈建法,薛世伟.针灸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