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吴瑞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吴瑞涛

吴瑞涛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给建筑工程工作人员创造一个稳定的施工环境。同时,规范施工管理流程,建立科学、全面的施工现场管理机制,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意义;措施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序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作业效率,实现预期建设目标。1)科学、有序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将施工条件和项目特点紧密联系到一起,然后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减少设计变更,节约施工成本。2)科学、规范施工现场管理,能够避免因管理不当出现的各种浪费情况,例如,材料浪费,可通过最佳的管理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1]。3)科学的现场管理,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氛围,确保施工的有序性,保证建筑施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期,实现预期目标。4)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建筑工程施工常用技术

2.1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基于城市化进程、人们针对建筑项目日渐提升的要求、建筑项目性能的不断提升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筑项目设计及施工期间必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而其中电气接地施工便是安全控制的主要环节。建筑内部施工过程中,接地施工技术是必备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建筑项目安全的基础条件。当前建筑项目所采用的结构多为钢筋与混凝土,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属于电气接地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应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建筑物在雷雨天气中降低损坏风险。

2.2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环节,防水处理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结构稳定性和外观等均具有关联,因此,防水施工技术也成为近年来有关领域针对建筑事业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物中洗手间与浴室等均属于必备空间,这些空间的用水量较大,若建筑物的防水质量不佳,将会导致室内漏水情况的发生。基于此,在项目施工期间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其中后浇带防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图2所示。其中,后浇带需要设定在受力与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控制在30~40m,宽度控制在700~1000mm。

2.3地基处理技术

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且由于我国国土横跨宽度较大,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针对不同地区城市开展建筑工程时,必须及时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我国部分地区的地下结构整体强度较差,且地下淤泥层、腐殖质层较厚,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因此在针对这种地质环境进行施工时必须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地质勘察活动对该区域内的地下层结构、软土类型、沉降程度、地下水位等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并通过使用换填、加固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软土的不同程度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提升地基强度,确保该区域地基满足建筑施工条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地上建筑的稳固性。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健全现场管理制度是做好现场管理的保障,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岗位责任制度。根据的不同工作性质、专业或区域进行划分,建立起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2)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日常检查和上级检查。在检查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检查方式、检查规范、检查人等,同时,要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将现场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检查过程中,可以将定期检查和抽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3)经济责任制度和奖罚制度。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将经济制度引入现场管理中,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奖惩制度,其中要明确规定奖励和惩罚的方案,对一些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奖励,严惩按照经验施工、偷工减料施工人员。4)专业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专业较多,综合性较强,因此,需要在综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质量、环保等制度。5)持证上岗制度。进场作用人员要佩戴上岗证书,尤其是一些危险性较高、专员性较强的工种,必须佩戴特种作用证书,对自己安全负责。

3.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与机械设备的管理

虽然建筑施工内容较广泛,建筑材料种类较多,为了有序进行施工,在所有材料进场后,要加强材料管理,做好现场材料管理工作[3]。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如下:确定材料管理目标;根据材料性能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火工作;了解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并熟悉不同材料的建设需求和质量要求;掌握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材料供应计划;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机械设备对整个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作用,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操作行为。

3.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以国家施工标准作为依据,落实三项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专项检查和联检,同时,记录各项工作检查结果,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此外,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全面优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各个流程。

3.4做好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为了减少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要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1)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标准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且在施工期间禁止随意拆除;(2)施工人员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此外,在工程建设中,要规范施工行为,禁止出现高空抛物等,降低施工中安全风险。

3.5保障施工监督机制规范化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基于此特征,为保障工程施工顺利完成,有必要构建施工监督机制,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施工全过程监督。在责任监管机制中,可建设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各施工环节均由专门人员负责指导与监管。若施工现场监督水平不足,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及进度,另一个方面还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在不断完善现场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强化对机制规范化的关注,促使监督工作与现场管理能够有效融合,控制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各施工环节或是各层面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等。就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电气接地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等,应结合施工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就施工现场管理而言,所关注的内容应包括现场技术规范、现场整体管理规划及施工人员管理等。

参考文献:

[1]杨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7).

[2]乔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1).

[3]潘荣华.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