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法探讨郭盛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法探讨郭盛陶

郭盛陶

杭州文稻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企业(有限合伙人)

摘要: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法,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一、特色小镇的特征

(1)特色小镇的空间和格局是密集紧凑型的,这也就会明确城市发展的空间氛围和基本局面,辻产业模式聚合在一起的重要原因,他说小镇的镇是跟传统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不一样的。

(2)特色小镇会将各种产业作为主导的方面,与传统的经济开发区以及产业园区的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

(3)特色小镇将人的发展作为核心和灵魂的,而不是传统的将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目的而忽略了其他人文需求。在其社区的功能的建立之中各家重视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和队伍,更多的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身上。

(4)特色小镇的特别的功能是其文化核心的构件和架设。在传统的文化之中加入新的时代主题的印记。

二、特色小镇建设的误区

2.1体制机制障碍比较突出

大多数小镇的土地问题比较复杂,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并存,这给土地征收和拆迁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在开发体制上,中西部地区多数特色小镇以地方政府背景的城建公司为主体,对政策性资金的依赖非常严重。现在大家都在争资金、争政策,如果政策不能持续发力,特色小镇不能形成持续的自增长能力,可能就会形成很多半截子工程、烂尾工程。

2.2重建设轻管理和运营

借助政策东风,特色小镇建设往往摊子铺得很大。有些人口一两万的小镇,体育馆、游泳馆和展览馆规划建设得井井有条。有些小镇目标很远大,号称三五年之内要达到常住人口十万,吸引游客数百万,但对特色产业如何培育壮大、如何吸引游客和如何接待游客等问题却缺乏起码的思路。

2.3特色缺失,竞争力弱

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在产业,灵魂在特色,但在其他地区,不像浙江一样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块状经济的传统,在产业依托和特色塑造上需要更精心的设计。过多的培育文化旅游类的特色小镇,就难免会出现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比如,某个特色小镇定位于“苗族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实际上30公里之外早就有一个类似的“苗族旅游小镇”。另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为了争取特色小镇的扶持政策,部分地区简单地将原有的工业园区改换门庭,美其名曰“工业小镇”,实际上这些园区的工业技术水平比较低,只是几个企业的简单集中,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集群更是无从谈起,毫无特色可言。

3.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法

3.1考虑周边影响

一般情况下,相关的规划人员在对小镇进行选址的时候,需要重视重视的是小镇需要在哪里进行建设、是否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还有就是是否会给周边的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问题。在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相关的规划人员必须要对区位的对比、周边产生的影响以及多规衔接等规划的措施深入的进行研究,最终来确定规划小镇的位置以及实际的范围。还有就是,相关的规划人员在区位进行比选的时候,必须要加强重视小镇开发建设有可能会带来的正向效应,就是这一选址对本地区的特色优势能够实际发挥的程度。

3.2“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共同助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相比于国外成熟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我国的特色小镇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中央、省级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上级的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下级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从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各类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保障国情小镇的健康发展。

3.3发展优势产业

小镇优势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新常态下的特色小镇规划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关的规划人员在对规划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优先采用以特色优势的产业来作为主导,还有就是应当在这一基础方面以传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经典产业。我们就以安徽来进行举例,茶叶文化、文房四宝还有就是黄山文化作为优势的茶叶茶叶、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来当做主导的产业。需要加强重视的是,相关的规划人员在对规划的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保证采用的特色主题有着非常强的独特性,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抄袭。并且,规划人员在对规划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的小镇所属地区的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这样才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对小镇后期的发展方向准确的进行掌握。

3.4升级融资方式,实现多渠道融资

特色小镇的融资建设具有资金投入多、运作周期长的特点,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升级融资方式,实现多渠道融资,例如推动公私合营(PPP)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具体做法:第一,可以通过积极动员企业资金进入具有明确收益的项目,加快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第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将特色小镇的各项建设项目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第三,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性政策,减少社会资本进入的障碍,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特色小镇;第四,建立融资机构,引进专业型人才参与特色小镇建设融资。通过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为其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5推进产城融合,提升生态宜居性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一方面,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全面提高特色小镇的生态宜居性,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使特色小镇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产业上,更体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小镇文化等各方面;另一方面,要尊重群体意志,强调居民参与。这就要求产城融合发展,在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兼顾产业特色、生态宜居以及居民意愿,推进“文化产业+小城镇+企业”“环保产业+小城镇+企业”“旅游产业+小城镇+企业”等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既有利于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又可以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3.6转变政府职能,强调企业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主导以及政企联合,而在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辅,激发特色小镇内生动力,实现特色小镇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中,政府应当积极地进行调整,实现向有限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是强调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其职能更多体现在提供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做到以企业为主体,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政策和服务体系,进而推动特色小镇发展。

3.7完善评估体系,实现科学评价

当前特色小镇的相关评估体系虽然具有完整性,但就评价标准而言,却太过单一,因此应当完善评估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应当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可以通过建立全面、详尽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其更加科学。另外,在评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项目的过度包装,要切实对各类项目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使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出公平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从而合理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地方经济进步。

结束语

特色小镇视野广、能量大,承载着大战略大梦想。随着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的建成,将彻底改变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也将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晓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均衡发展[J].上海城市管理,2014(11).

[2]闫照辉.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实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6).

[3]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