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教学与教育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4-14
/ 2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教育改革

滕飞胡坤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26520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217-02

【摘要】多媒体技术代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及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

步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更以其飞快的速度发展着,并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进步。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当今教育技术手段的两大世界性热点,在此基础上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产物—网络多媒体教学就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模式,它将带来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1多媒体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知识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在脑中拼凑,重现客观存在,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不高;传统的电化教育强调了视听媒体的选择和设计,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设备使用者的身份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策划,使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此时多媒体技术就展现了它与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相比在教学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性和特殊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而多媒体网络系统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联机达到了设备共享、人力共享、信息共享,顺应了21世纪信息时代对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它跨越了对知识的单纯传递,满足了信息时代对高智能人材的需要;它形象、生动、直观,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成果,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

综上所述,多媒体网络教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教育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指引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教育的改革,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多媒体教学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现今社会需要大批量的素质人才,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不断错误和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索,提高实践的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一方面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为现今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彻底改变老一套的“填鸭式教学法”,也就是要弄清楚“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变老师主动“教”为学生主动“学”。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多媒体网络教学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多媒体网络教学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原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对其注入新的活力,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诞生,必将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向前更进一步。

3多媒体网络教学与普通教学相比的优势

3.1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呆板封闭,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多媒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比其他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更直接、更有效,它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能为教学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教与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并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使枯燥乏味变为具体形象,学生不但会顺理成章的接受而且很容易记住,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参与意识,同时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得更真,感受更亲,理解更深,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2多媒体的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重点;可重复性和动态性,有利于攻克难点、克服遗忘。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并且能长时间的记忆。例如:在数学课中讲到立体几何中的圆锥体时,问把一个圆锥体从顶端中央垂直切开后,它的切面是个什么图形?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三角形。很多学生并不明白是为什么?而这时多媒体就展现了它强大的教学优势,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这个三角形是怎样来的。这样形象而生动地演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使学生从以前死记硬背转变成在头脑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特征,强化了对新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3.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容易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思维和操作形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向思维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会积极思考,在活动中会主动参与操作。这种多媒体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而且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4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性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通过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学质量的好坏通常是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估的,只注意少数成绩拨尖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形成明显的教育不平等,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现今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个人舞台,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流的场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协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以及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够合理连接新旧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协作学习,让学生多讲多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熟练掌握课件的使用操作,创设要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努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念,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帮助学生排难解疑。要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课件的交互介面要科学、生动和具有趣味性,要有反馈判断和评价,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进展情况,以便对自已的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价,及时调整学习方式。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同时,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代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将促进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董艳,黄荣怀.浅析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

[2]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林均芬,刘宝艳,张京彬教育技术通讯.

[3]韩国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倩苇,现代远距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