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平台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抢救平台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护中的应用

岳春娥1张晔2高士辉1马燕燕1肖玉洪1陈洁1张志燕3汪琦1

岳春娥1张晔2高士辉1马燕燕1肖玉洪1陈洁1张志燕3汪琦1

(1.秦皇岛市骨科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1;2.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3.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本研究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001A361。

作者简介:岳春娥(1978-),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进行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的使用方法、救治过程.方法:选择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抢救的严重多发伤120例救治成功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抢救平台在多发伤患者抢救中应用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节省了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结论:抢救平台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抢救平台;多发伤;抢救;应用

【中图分类号】R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65-02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损伤部位互相影响,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1],死亡率达50%~60%。急诊抢救是挽救严重多发伤病人生命的关键.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两家骨专科医院对120位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进行了规范化的急诊抢救,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抢救护理措施及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急诊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13~78岁。受伤原因:交通伤,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伤刀砍伤。接诊时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期,全部抢救成功。

2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构造

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将急救平车与手术台相结合。平台托板采用高强度、可透X光的优质材料制成,托板长度分为两部分,上部分70公分,下部分130公分;宽度70公分;整个托板镶嵌在铝合金角铁内,四周用铆钉固定,托板左右两侧边缘在角铁上镶嵌四个输液架固定器,两个外展板固定器,一个心电监护托盘固定器;平台底部由高强度树脂材料组成槽状结构,槽状结构内有三个平台升降装置,可控制平台倾斜、整体升降,上半部分升降。平台四角轮采用方向轮,有脚闸固定。平台备有两套外展板、一套心电监护托盘,四个输液架。

3急救措施

3.1迅速准确评估伤情,保证气道通畅、供氧及时充足:病人达到急救室立即安置于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在医生评估伤情时,护士迅速连接好综合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并连续监护。同时立即清除阻塞呼吸道的异物,及时有效的吸痰。有舌后坠阻塞呼吸道者,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放置口咽通气道。对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严重异常的,早期果断的采取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给予4~6升、分氧气吸入,提高组织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

3.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多发伤患者多和并休克,根据失血量补充液体是急救的必要措施,首先用16~18号静脉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并迅速补液。补液时要注意,骨折患者输液时静脉通路应建立在骨折部位的向心端,不宜选在远端。有血管损伤的肢体严禁建立静脉通路;骨盆骨折的静脉通路建立在上肢;输液肢体要妥善固定于外展板,防止患者因肢体活动引发输液故障;同时,静脉通路侧的肢体应禁止长时间的血压测量,以免影响液体的进入。

3.3有效止血、妥善包扎固定:多发伤的患者骨折端的累计失血大,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危机生命,可根据需要调整平台升降适宜高度,以利于操作。开放伤患者要及时的给予止血包扎。骨折患者应依据病情固定。合并腹部脏器出血损伤者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血压不升,或短暂回升又下降的,要及时开腹探查。

3.4配合医生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到床头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抢救平台可整体升降,托板采用可透X光材质制成,患者在拍片、B超等检查中完全避免对患者的搬动,可节省检查时间,减轻因搬动造成的痛苦及二次损伤。

3.5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在急诊抢救的的同时,做好备皮、皮试、导尿、胃管等所有术前准备工作均在抢救平台上完成,并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为患者及早手术赢取时间,直接护送去手术室并严格进行详细交接班。

3.6术中应用符合要求:使用抢救平台走专用通道可直接进入手术室,避免搬动,术中平台高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满足麻醉平面的需要及C型臂要求,节省人力及抢救手术时间。

4讨论

4.1抢救平台的使用安全:抢救平台属于急诊抢救专用设备,应每日检查长期处于应急状态,保证使用安全;抢救平台进入手术室应走专用通道,抢救室、专用通道和手术室每日消毒,专门使用,严防院内感染。

4.2伤情判断和救治原则:多发伤患者的特点是急,但医护人员只能思想上急,行动上急,情绪上不能急[2]。致伤原因多样,伤情复杂,检查时要全面检查。不能只见肢体损伤,而忽略严重的内脏损伤。急救中,护士要不断提高急救意识,根据各个部位的伤情、影响严重程度、以及脏器不同和组织深浅来决定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和救治顺序,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4.3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手术: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变化快,而生命体征是反映机体变化的客观指标,急救和转运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动态观察,正确应用药物,挽救生命。患者突然遭受意外,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急救中,护士在抢救中操作要熟练、精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无论患者处于什么状态,所有的操作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否则患者度过了手术关,过不了感染关,生命还是没保障[3]。

参考文献

[1]陈德昌.多发伤救治面临的挑战[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4~6

[2]黄杨,宋祖军,张新睿等.循证医学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3):208-209

[3]陈燕.多发伤82例手术抢救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07-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