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分析

/ 2

瘘管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分析

于文德

瘘管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分析

于文德(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29)

【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038-02

【关键词】肛瘘治疗瘘管挂线术临床分析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肛肠外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肛管直肠与会阴部皮肤相同的经久不愈的肉芽性管道,多发生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少见,男女发病之比约为5:1。长期以来,复发率的高低与后遗症的多少一直市肛瘘治疗中的两大难题。寻找和正确处理内口,是肛瘘手术的成败和防止复发的关键。2002年8月~2008年11月,我科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高位肛瘘,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0~46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3.4年;肛瘘患者多由肛管直肠周围感染或脓肿病史,急性感染的症状消退后,自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或粪水,污染内裤,分泌物时多时少,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局部皮肤搔痒,严重者皮肤湿疹。

1.2治疗方法肛瘘一旦形成,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使其愈合,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以直肠指诊、探针、美蓝等方法先查清内口、主管道及支管道的走向、数目和位置。术者右手持银质球头探针自外口沿瘘道走向缓慢向肛内探入,左手食指深入肛管直肠内作引导,准确找到内口后,沿探针将齿线以下瘘道逐一切开。对两侧呈弧形瘘道,在其中央部分留约1cm皮桥;对外口离肛缘较远的瘘道,造肛缘2cm处留一皮桥约2cm。

然后将探针的外口系一橡皮筋,再把探针由内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贯穿整个残留的瘘管,拉紧橡皮筋的两端,用7号丝线固定橡皮筋。若有两条瘘管以上者,可先结扎一条,其余留有浮线(只挂线稍扎但不扎紧)以后分期紧线。齿线以下的创面用刮匙充分刮清瘘管内已着色的纤维化组织,同时一并切开其余分支窦道的瘢痕组织,修剪创面呈V形。术毕填塞凡士林纱条,外敷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术后每日便后常规冲洗换药。应用抗菌素5~7d。术后一周以内用雷佛奴尔纱条换药,党瘘管腐败组织脱落后,改用自制玉红纱条换药,直至愈合。挂线一般10~15d脱落,挂线脱落后,积极充填创口,炎性肉芽或过高肉芽要及时修剪,使创口生长正常,顺利愈合。

2结果

2.1疗效标准痊愈:肛瘘内外口完全闭合,开放创面完全修复,半年随访无复发;未愈:肛瘘内外口未闭合,管道内仍有分泌物流出或3个月内复发。

2.2疗效本组痊愈16例,未愈2例。治愈时间17~48d,平均25.2d。无1例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移位、肛门畸形等后遗症。

3讨论

瘘管挂线术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如果进行瘘管切除或切开术,较多的肛管括约肌被快速切割,发生会回缩或由于手术后局部感染导致切断的括约肌范例,发生大便驶近的危险比较高,

对于这部分患者最为安全的手术方法是切除括约肌以下部分的瘘管,对穿经括约肌部分的瘘管进行瘘管挂线,使括约肌被慢性切割。该手术尤其适用于有明显瘘管和内外口的肛瘘。

内口、瘘管行走与外口位置的关系有一定规律,内口位于与外口相对应的齿状线处若外口位于该横线的后方,瘘管常自外口弯曲走行至位于肛管后正中的内口。内口是肛瘘发生的原发病灶,绝大多数内口在肛窦内及其附近,内口80%约在肛管后部中线的两侧,也可在直肠下部和肛管的任何部位,但常在内外括约肌接线的平面上。寻找内口的方法有Goodsall定律,肛镜下可见齿线处红肿,指诊可触及齿线处有一硬结或凹陷,美蓝自外口注射,探针检查,碘油造影等。左手食指在肛管内,右手持探针缓缓探进外口,在双手触觉下寻找最薄弱区,探针头感觉最明显处即为内口。在使用探针寻找内口时应轻轻探查,切忌过于用力,以免造成假道。处理高位肛瘘时,探针宜从原发内口上方约0.5cm穿出,再挂线,以充分敞开内口,保证挂线成功。

充分掌握挂线原则与紧线时间。挂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肛瘘的慢性切开术,它是利用药线、丝线或橡皮线使结扎处的组织由于血晕障碍而逐渐发生压迫性坏死,使整个瘘管变成开放性的创面,它具有保持肛门直肠环的功能,促进创口引流、止血以及作为标志物作用。挂线疗法可以在单处直肠环以上病灶上挂线,也可以同时在直肠环以上的多个病灶上作双挂或三挂线,这时挂紧线与挂松线相结合,让一条挂线先脱落,5d后使另一条挂线再脱

落。行挂线疗法时,挂线方向要与直肠环垂直,呈放射状。挂线脱落期以10~15d为宜。挂线太紧,则脱落快,达不到慢性切割作用,不利于创面愈合,且易产生肛门失禁。挂线太松,则切割作用弱,影响疗效。

术后处理术后次日开始每天换药,2天后开始用温盐水坐浴,每天2次,术后通过换药使创面愈合。

术后换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若术后换药不当,同样可引起治疗的失败,故应注意:(1)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每次排便后需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切口或创腔,不仅可以达到清洁创面之目的,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2)换药时只要把创面上分泌物及粪便吸去即可,切勿用力擦,否则会擦去肉芽组织表面的纤维性保护膜,造成出血。早期选用水剂纱条换药,中后期改用油纱换药。(3)密切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创面引流通畅,放置引流物时,要把引流物平整的嵌入创面基底部及创腔最深处,不要过多、过紧,以保证肉芽组织从基底部开始生长,以防厌氧菌感染或假性愈合。(4)直肠指诊可发现创口内有无死腔及浓性分泌物残留,防止假性愈合。此外,还可以发现有无肛门狭窄,如有则应定期扩肛治疗。

肛瘘挂线术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最安全、最常见的手术方法,即使伴有肛周脓肿的肛瘘也可以应用。如果应用的方法正确,具有很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缺点是治疗持续时间较长,需要长期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