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多用,学会概括用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一材多用,学会概括用材

薛花

浙江温州市瓯海中学薛花

议论文,材料的选取和运用往往决定议论文的成败。因此选材、用材就显得非常重要。

怎样能够在议论文选材上四两拨千斤,使文章锦上添花,妙手著文章呢?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用材的方法。

一、一材多用,化腐朽为神奇

在写作中,掌握大量的材料,对于写作非常必要,但有时经典的素材即使少也能以一当十,化腐朽为神奇。下面我们看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李白。我们以李白一材为例,运用概括用材的方法,看看在不同的作文中写成的精彩片段。

例1:《人与路》(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美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例2:《价值与位置》(2005年全国高考卷作文)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例3:《别让雨下进灵魂里》:(2006年河北卷)

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名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例4:《奔跑人生》(2005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

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

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这几个案例精彩绝伦,其实成功的作文不仅仅是素材,更需要饱满的文字,飞扬的激情,巧妙地切入点,以及概括用材的能力。这些更是写作者功力的体现。

那么怎样能够把平淡无奇的材料写出新意呢?

二、融概括性与形象性为一体,找准切入点

概括性与形象性是兼容而不是对立的,运用材料首先要高度概括,任何文字都不能照抄照搬,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提炼出菁华,以话题为核心,写作中心为重点,并运用形象生动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就是概括性与形象性结合的精彩案例。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这段文字值得借鉴的是一材一点,点点成面,不仅论据丰富,而且高度凝练,掷地有声。

概括性就是能简则简,形象性就是富有画面感,但两者又是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三、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以议为主

夹叙夹议是议论文常用的手法,在材料写作中更好的运用这种手法,是学习的重点。

首先说“叙”。有时“叙”不求完整,但求有效,是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刀下项下,是求饶还是不屈?苏武宁死不屈。困苦扑面,是放弃还是坚持?洪战辉咬牙坚持。生死攸关,是利他还是利己?李学生舍生取义。

余秋雨说,人应该在辽阔的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中牢牢抓住自己。苏武当然热爱生命,但他选择了风雪和大漠;洪战辉也可以拒绝苦难,但他选择了责任和超越。李学生也有老小妻儿,但他以草根的生命擎起道德的良知。

而你呢?

此段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段重点例举了三个材料,每一材都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条件,正是上文的“叙”,才有了下文的“议”。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将记叙融入到议论,或将议论不时的转入叙述。

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收住,化为温柔的胡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其次说“议”。我们常用议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点明记叙内容的意义,所以,“议”首先应该扣住记叙的内容。

例如下文:

他,凭着无双的才华,耀闪朝野,将他人的干谒篇章比得黯然失色。终因锋芒毕露,遭人嫉妒,以致被群体围攻、陷害,推入“乌台诗案”,随即被推入牢狱的鞭笞与残害,终被放逐。

作为文人,他曾经在滔滔的江水面前,几近求死,但在孤独与囹圄中,他终将自己一把抓起,踏着莫名的噩运与苦痛,攀至华夏千年无人能及的高度,完成自己人生的突围,并且顺便名垂青史。

面对命运的逆转,苏子成功地坚守住自己。

而纵观历史,又有多少文人在面对精神的摧残低下了本应高贵的头颅;又有多少将士在生命遭到威胁时屈下万金不换的双膝,或许太平时他们是才子,是猛士,便一旦生命被逼到绝谷,他们的坚守却一触即破,命运此时才让我们看清他们精神的缺口,意志的缺口,气概的缺口”。《最后的坚守》

苏轼可用的材料非常多,但这篇文章中,因为“议”立的准,所以“叙”也非常成功。

四、正例反说,求异思维

概括用事还可以正例反说,以求异思维来应对万变之话题。其实很多课文中的材料都可以进行逆向思维,譬如项羽可以反思其“勇”,陶渊明可以反其“隐”,李煜反思其“才”,下面是以陶渊明为例的两个正反语段:

正面用材案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吗,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吗,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吗,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完成了心中的愿望,描绘出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反面用材案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当陶渊明完成了独善其身之后,他却忘了铁肩担道义的使命。陶之归隐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拓展,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突出重围吗?

在这两个材料中,我们会觉得逆向用材比常规思维要更加精彩,更能发人深思,启人心智。逆向思维有时更有深度,更能拓展材料的广度。所以在写作中如果能够熟练地驾驭材料,作文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