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企业物资计划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浅析如何加强企业物资计划管理

许艳萍

许艳萍

(河南煤化焦煤集团电冶分公司河南焦作454191)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当前,由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如何围绕企业生产发展目标,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消耗,已成为现代企业探讨的共同话题。物资计划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从工作源头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企业的物资计划管理,做到节源节流,增加经济效益,不失为有效途径。

一、提早介入,加强计划前期工作深度

企业物资计划管理部门在计划制订之初,提早介入,加强计划前期工作深度,运用ABC分析法,对需求物资分门别类,具体对待,可以使物资需求计划更精准、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

对A类重要项目、资源紧张的关键物资:物资计划管理部门人员一方面要组织材料人员对物资市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物资情况,掌握其市场行情和资源状况;另一方面提前介入设计,主动与需求单位、设计及相关部门沟通,强化计划的前期工作深度,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的经济、及时供应。例如组织人员召集基建项目、施工单位、设计方、监理等相关部门人员,对图纸及工程所需材料的型号、数量、材质进行会审,对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协商,减少部分物资供应过程当中的设计变更现象的发生,避免部分材料形成的积压和浪费,有效地为企业争取更大效益。

对B类日常生产建设、维修所需物资:企业物资计划管理人员在计划制定之初,一是要主动分析、掌握企业日常需求物资的消耗规律,对消耗量大、采购次数频繁、标准化程度高等物资进行适当的仓库储备,压缩采购周期和减少采购频率;二是根据企业生产建设、维修部门实际物资需求状况,主动出击,加强对原有积压物资的管理、协调和改代利用,努力盘活库存物资、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最大可能地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降低企业生产建设成本。

对C类一次性用量较小物资: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物资计划管理人员安排临时性采购计划,及时组织供应,避免库存现象的发生。

二、需求计划刚性控制,充分做好材料成本的预控工作

物资计划管理不但是其他物资管理环节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避免物资浪费的重要保证。重点强化季度需求计划和月度需求计划的刚性管理,进一步加强需求对接,准确把握需求物资使用时间,提高需求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技术含量,充分做材料成本的预控工作。

一方面,物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企业在制订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对各部门材料消耗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季度物资需求计划、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的刚性管理,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季度物资需求计划是在预测、决策基础上制定的,它在一般情况下,力求稳定,不宜多变,只有当物资市场行情突变下才给予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的改变。月度物资需求季度计划,实际上起到了短期调整的作用,通过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企业可以对各部门所需物资的数量、品种、规格和具体到货时间实行微调,达到既可具体调节、适应实际供需要求,又有重新组织新的物资供应的效能。

另一方面,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材料成本的控制职能,不仅做到事前预算、事后分析还要注重成本消耗的过程控制。首先,加大物资成本预算、核算力度,加大对材料成本的预警和控制力度,对各基层部门每月所耗材料费用力争做到早结算、硬预算、早预警、硬控制,并通过月月累计、看板管理和硬性约束等措施,对材料成本超标部门的物资需求一律不列入物资采购计划,将预控职能最大化发挥,有效地将各基层部门材料成本控制在企业年度指标范围内。其次,加强物资消耗过程的成本控制,将成本分析纳入物资需求计划决策过程中,使得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第三,结合物资需求实际,对一些个别部门用量较大,其他部门稍有需求的普用物资,企业物资计划管理人员通过充分的协调、对接、综合,最终确定该物资的经济计划量和最佳上报时间。

与此同时,企业创新计划管理模式并使其顺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在计划管理中的作用,运用现代信息化模式,制定统一的编制格式、物资代码,明确所需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技术质量标准与要求、到货时间等要素,通过计算机的快速、准确处理,进一步提高需求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技术含量。

三、计划跟踪管理,有效控制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计划职能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需要,由物资部门监督计划落实的计划管理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使企业所制定的计划不仅切实可行,又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计划制订之后,物资部门担负计划落实及监督的任务,对物资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是通过计划核销方式,掌握计划内物资的采购情况,积极核销计划,督促需求物资的及时到位,有效避免重复进料、物资供应滞后现象的发生;二是通过定期物资供应例会以及生产周报工作机制等形式,在执行材料计划的过程中,对一些突发性的工程和维护工程中出现的应急抢修材料,或者计划内数量已用完,以及制定计划时无法考虑到的一些工程材料及其它物资,积极联系生产、销售等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采购计划,避免形成新的积压,使材料计划在各项工程中起到计划合理、保障供应的作用。

以上个人浅见,希望对企业的物资管理能起到一点作用。物资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在现有的物资资源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本单位生产的需要;二是在保证物资供应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费用。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以便使其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