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转氨酶项目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血站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转氨酶项目结果分析

武丽娟李新建

武丽娟李新建(安阳市中心血站河南安阳455000)【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74-02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2004~2009年血站室间质量评价(EQA)中转氨酶的检测情况,不断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

方法将2004~2009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的血站项目室间质评转氨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原因。结果6年中共参加18批次转氨酶项目的质量考核,转氨酶在质评EQA中,总符合率是72.2%。结论血站对献血者血液ALT的检测最佳方法是使用全自动生化仪,但成本较高,血站在考虑成本的同时,可使用微板速率法,利用全自动加样仪,结合微板、酶标仪以及局域网络实行检测数据自动

传送的方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能保证血液的检测质量。

【关键词】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转氨酶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无论是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还是血站全血和成分血的供应,都越来越依靠、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1]。安阳市中心血站作为采供血机构,其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用血安全。这就对采供血机构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血站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血站检验科连续多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我们对2004~2009年期间的临床检验质量评价转氨酶项目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查找产生误差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初复检试剂均为验收合格试剂。

1.2方法先后使用过经典赖氏法、微板速率法、速率法。

1.3

质控物室间质评物质: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发放,每年定期三次(每年的4月、7月、10月),每次5份样品。转氨酶项目的质控物是卫生部临检中心从公司购买的干粉质控物。参加质评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随常规标本采用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在限定时间内,上报给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室。室内质控物:使用经典赖氏法检测转氨酶时未使用室内质控物;使用微板速率法检测时使用试剂盒生产厂家自带的质控品;使用速率法检测时使用奥林巴斯公司的低值质控品。并且每批次随常规标本检测,用以控制该批次结果的可靠性。

1.4

仪器STAR全自动加样机;340RT全自动酶标仪;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

1.5

评价方法检验科收到干粉质控物后在规定时间内对质控物进行溶解、平衡、检测。如果每份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以内者(定量)得20分,否则得0分。每次5份样品,满分100分,以百分数表示。

2结果

2.1

我站检验科2004~2009年参加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转氨酶室间质评共计18批次,取得的成绩。

2.2我站检验科2004~200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酶免项目室间质评成绩,见表2。

注:n为全年所做标本数、a为符合标本数、b为成绩

2.32009年卫生部反馈的速率法和赖氏法两种检测方法室间质评转氨酶项目及格率的比较,

讨论

室间质量评价(简称EQA)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举证有力的依据。定期参加卫生部指定的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是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的类型之一,也是《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特定要求。室间质量评价越来越为广大检验工作者所重视,室间质量评价可以反映出一个实验室的检验水平[2]。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保证日常检测结果准确、可靠。2009年全国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血液中心和血站已达到400多家,较以往有大幅的增加。

据文献报道,传染病项目阳性样本及阴性样本的检出率皆较高且血站之间差别不大,说明实验室对阴性或阳性样品都有较强的检测能力,而由于多方原因转氨酶的检测未引起血站足够重视,目前ALT筛查水平普遍较低,发展缓慢[3]。通过我站对乙肝表抗、丙肝抗体、梅毒抗体(特异性)、艾滋抗体(和抗原)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说明我站检验科无论是加样设备、检测仪器、还是检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均处于较好的水平。从表1、表2结果表明我站酶免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得分情况优于转氨酶项目,与文献报道相符。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是血站应足够重视转氨酶的检测的原因:转氨酶项目是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的必检项目;检测血清转氨酶有助于提高输血相关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检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某些肝炎病毒标志物未被检测及感染“窗口期”的缺陷,有助于预防输血相关肝炎的传播。所以,我站必须加强对ALT检测的重视程度。

我站ALT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不理想,其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为血站管理层和检验人员对此项检验不够重视,检验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客观因素一为检验技术及方法学,早期血站检验科转氨酶检验方法陈旧落后,缺乏准确性;二为试剂质量,包括试剂盒的准确性、精密度,另外生化试剂的线性范围以及基质效应均可影响其检测结果;三为质控品,国家没有统一的质控品,各试剂厂家质控品没有可比性,不同厂家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3]。近年来,我站对ALT检测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其主要可以通过ALT检测方法的改变体现出来。我站历年采用的转氨酶检测方法的情况:2007年6月份之前初复检均使用经典赖氏法检测,2007年7月份至2009年6月份采用初检用赖氏法,复检用微板速率法检测,2009年7月份至今采用进口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7月份ALT检测方法启用微板速率法检测以后的转氨酶的室间质量评价成绩持续满分,2009年7月启用进口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后我站检验科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ALT检测水平大幅提高。

血站实验室检测质量是由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的。检测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酶免项目检测能力普遍较强的今天,提高ALT检测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转氨酶不同的检验方法中,速率法无论在检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方面都要优于赖氏法[4]。根据我站采用不同的转氨酶检测方法所取得的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和血站自动化程度来看,血站对献血者血液ALT的检测最佳方法是初复检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但成本较高。血站在考虑成本的同时要想保证ALT检测质量,可使用微板速率法利用全自动加样仪,结合微板、酶标仪以及局域网络实行检测数据自动传送的方法。

血站实验室应该持续参加室间质评,定期对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回顾,了解本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本实验室的检验能力,有助于发现本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实验误差,有助于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解决,逐步减小实验误差,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怀竞.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49.

[2]郑怀竞.临床免疫实验室质量管理.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

[3]邢文革,马嵘,郑怀竞.2002年全国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2004,6卷2期.

[4]邢文革,马嵘,郑怀竞.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验中几种诊断方法的比较[J].中国输血志,2004,17(5):330.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