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化管理利用重点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化管理利用重点策略探讨

莫仁斌

身份证号码:45222619870607xxxx广西桂耕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国家资源,因此土地资源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土地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对土地的使用管理。对土地的利用、开发等都要有一定的控制,从而实现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无论是组织规划还是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化尤显重要。本文在此从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及内容出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做好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化管理利用做了一定探讨。

【关键词】土地资源;作用;利用率

前言:在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人地矛盾也日益尖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布置格局,不仅浪费了我国土地资源,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尤为重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实现土地生产力可以持续增长,保护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而达到生态合理、经济有效和社会可接受的目的。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及内容

当前,土地管理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长远规划,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出的作用也使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更好的使国家的宏观调控顺利的进行,各项政策法规也更加容易落实,土地资源就能更加充分的得到保护。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国家在对土地监管更加容易操作,减少了人为对土地的破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中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式如下:

首先,加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对相关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政府的工作。其次,国家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土地资源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最后,严格执法,出现人为的对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并且依法惩处。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地籍管理;(2)土地利用管理;(3)建设用地管理;(4)土地市场管理;(5)土地法制管理。

二、加速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建设,改革土地管理的经济运行机制

1、土地市场制度改进与创新

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分为二级: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和作价入股方式向土地使用者供应土地形成土地一级市场;通过一级市场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租赁、作价入股等交易行为形成土地二级市场。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

有两种路径选择:是打破现有土地市场制度框架,以农入市为突破口,进而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进行创新。二是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的政府供地方式,明确除对行政办公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事业用地可以行政划拨方法供地外,对其余经营性用地一定要通过土地出让、租赁等方式供应土地。

建立土地市场的价格体系和土地市场的收益分配体系。土地进入市场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合理确定“有偿”标准,尽快建立包括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出让地出口价在内的土地价格体系。正确处理各个地方政府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收益分配。

2、土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制定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收益收缴办法,把国家每年下达各地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作为上缴土地收益的一项重要依据。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对土地市场价格的调控作用,合理制订供地计划。按照不同土地用途分区制定不同的土地价格,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保证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化管理利用重要措施

1、合理规划,总体调控

只有规划才能有计划,才能使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适度的利用,才能保证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收益水平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而且其影响也是长远的。但是目前土地利用方式、结构不合理,这些都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所以只有从整体上规划好和统筹协调好,才能充分发挥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作为土地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严格控制用地总量,尽可能的使每一个项目都做到用地合理,布局合理,每一寸土地都得到节约,大力提倡集约用地势在必行。

2、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应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关系,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太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确定不同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抑制建设用地的扩展规模及其用地的不合理性和盲目性,尽可能对城乡交错带耕地实行特殊的保护。控制城市外延规模,对于城市发展所必须占用的土地,应当制定计划,控制土地的供应量,分阶段释放。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建设工业小区,集约利用现有土地以减少对耕地的继续占用。增加耕地的投入,推广新品种,兴修水利设施;加强耕地改造,推行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一体化种植,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减少耕地需求压力,确保基本农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3、统筹城乡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改革与发展,不仅着眼于城市,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城乡协调,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区域发展依赖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土地资源是比较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地管理制度应因地势宜的发展。

4、盘活土地,开源节流

开展建设用地存量土地调查,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土地带征进行一次清查,登记造册,明确界线范围,对占用或重复征地进行清理;加大存量土地收储处置力度,对尚未达到法定收回期限的闲置低效利用的国有土地,由地方政府无偿收回。在节约和科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切实做好拆迁补偿安装工作,对农村分散的空闲地、闲置地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融合,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同时做好农用地整理工作,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杜绝土地摞荒,禁止擅自改变土地地性质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

5、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企业顺利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

5.1尽快淘汰一批产能低、效率差、污染重的企业,这些企业建的早,产房大多是一层建筑,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偏低。将其淘汰,逼使企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有利于整合工业园区。

5.2新建项目要实施项目准入制度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决不允许重建滥建和单层厂房建设现象的出现,死死管住供地总量,形成“倒逼机制”。有污染企业不予征地,或勒令其整改,或勒令其建设环保设施,决不允许污染周边环境,保障周边土地的有效利用。

四、结语

综上,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基,人们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利用,正确对待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对策予以解决,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实现土地资源有效、科学的管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09

[2]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