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不同生理时期腋下副乳腺的动态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频超声对不同生理时期腋下副乳腺的动态观察

吴志华徐忠华彭亮王晓娟朱东升

吴志华徐忠华彭亮王晓娟朱东升(通讯作者)

(江西鹰潭184医院超声科江西鹰潭335000)

【摘要】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动态观察不同生理时期腋下副乳腺的声像图变化。方法对临床疑为腋下副乳腺的24名患者,按不同生理时期分为A组(月经期组)、B组(妊娠期组)、C组(哺乳期组),平常受检期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进行四次超声检查,每次检查均重点测量二维超声图像上副乳腺腺体最大前后径及副乳腺质地。结果A组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腺体厚度小于C组腺体厚度,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组腺体质地小于C组腺体质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副乳腺在不同生理时期声像图有差异。应用高频超声动态检查腋下副乳腺,可以提高腋下副乳腺的超声检出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副乳腺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56-02

高频超声在临床上是诊断腋下副乳腺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但常因部分副乳腺位置表浅,腺体菲薄,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很难分辩,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困难。有学者将腋下副乳腺按不同生理时期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本研究拟动态观察不同生理时期腋下副乳腺声像图特征,探讨用高频超声动态观察法诊断腋下副乳腺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诊治的24例疑为腋下副乳腺的女性患者,年龄19-32岁,平均28岁,均为初产妇。本组病例,双侧腋下副乳腺病例按两只副乳腺计数,副乳腺腺体内含包块者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使用配备超声工作站的PHILIPSIu22型超声诊断仪,二维探头频率为5-12MHz。

1.2.2方法: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患者分别在平常受检期(月经停止后第1天)、月经期(月经来潮前1天)、妊娠期(妊娠4到6个月)、哺乳期(产后3个月)进行四次超声检查。同一患者每次检查时由不同医师进行。检查时患者取卧位或侧卧位,二维图像观测腋下副乳腺的解剖学位置、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特点,检查时重点测量各时期腋下副乳腺腺体的最大前后径(cm)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腺体质地(%)[1],腺体质地=最大切面内导管内径总和/腺体最大前后径×100%。将平常受检期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将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各组检查结果分为A、B、C三组。最后对检查的病例择期手术治疗,并随访手术及病理结果。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各项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本组病例中有3名患者不符合腋下副乳腺的诊断结果,分别为腋下脂肪堆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及皮脂腺囊肿。1名患者合并副乳腺纤维瘤。其余20名患者25只腋下副乳腺纳入本研究。

2.2大体声像图特征:腋下副乳腺均位于腋窝皮下脂肪层内,静止期(平常受检期)副乳腺与皮肤层分界欠清,表现为雾状强回声或正常乳腺腺体样强回声,其内少见导管扩张及囊肿(见图1)。活动期(月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腋下副乳腺可以出现和正常部位乳腺组织相同的变化,回声减低,明显增生长大,内可见单个椭圆形或葡萄状无回声肿块,边界清晰,有包膜(见图2、3、4)。

2.3高频超声测量腋下副乳腺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A组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腺体厚度小于C组腺体厚度,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腺体质地小于C组腺体质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副乳腺也称多乳畸形、多乳腺症、异位乳腺、迷走乳腺或额外乳腺,属于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胚胎期在胸区正常乳腺以外的部位乳房始基未退化或退化不全所形成的乳腺组织,可由乳头、乳晕、腺体组织组成,或单独一部分存在[2]。临床并不少见,男女均可发生,男女比例1:5[3],以生育期女性多发,临床发病率为l%~3%,最高达6%。临床常以腋窝最常见。副乳腺的临床表现有多种形式,Kajva将其分为6种:①腺体、乳头、乳晕俱全;②有乳头、乳晕无腺体;③仅有腺体及乳晕;④仅有腺体及乳头有腺体;⑥多乳头病,即仅有乳头。副乳腺和正常乳腺一样,内含乳腺导管及小叶,受脑垂体、肾上腺及卵巢生理活动的影响显示周期性变化[1],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目的是探讨超声显像能否显示出这种变化。

既往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只是回顾性分析各期不同病人副乳腺的声像图特征而得出结论,没有动态观察同一例副乳腺组织不同生理时期的声像图差异。我们采用前瞻性研究,利用盲法,多人于不同时期动态观察同一病例声像图变化,测量不同生理时期的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采用量化的方法来比较不同时期副乳腺组织的声像图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平常受检期的副乳腺与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声像图表现是有差异的,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但我们同时发现有几个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之处:①平常受检期和月经期副乳腺最大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差异不明显(p>0.05)。理论上平常受检期及月经期患者的内分泌水平不同,声像图应该有差异。我们推测原因可能是样本小不足以显示声像图的差异,或者有其它原因,此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②妊娠期和哺乳期副乳腺腺体厚度及质地明显大于平常受检期副乳腺(p<0.05),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妊娠的进展直到哺乳期,副乳腺和乳腺组织一样,脂肪间质变薄,腺体明显增厚,导管系统增大扩大。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声像图差异主要表现在腺体质地上,而腺体厚度没有明显差别。妊娠期副乳腺受多种激素的刺激,主要表现为腺泡增多以及小管增生。而哺乳期主要变现为乳管扩张。我们认为这是产生以上两期腺体质地不同的主要原因。④从声像图上看,本组病例中有1例腺体在不同生理时期腺体厚度及腺体质地没有明显变化,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其副乳腺组织腺体菲薄,大部分为脂肪组织。此种情况下很难以腺体的厚度及质地作为参考指标,如何鉴别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我们发现,随着不同生理时期检查次数的增多,腋下副乳腺的超声检出率逐渐增大,尤其是妊娠期和哺乳期检查时段,腋下副乳腺组织具有明显的乳腺组织特征,其腺体回声减低,明显增生长大,内可见单个椭圆形或葡萄状无回声肿块,边界清晰,有包膜,与平常受检期的腋下副乳腺组织声像图特征相比具有明显差别。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利用动态观察法检查疑有腋下副乳腺的患者,以提高检出率。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检查腋下副乳腺组织,具有简便经济、无痛苦、无x线辐射等优点,而采用高频超声动态观察不同生理时期腋下副乳腺组织,能动态显示其不同时期的声像图改变,可以提高腋下副乳腺的超声诊断率,同时可以作为一种手段鉴别其它腋窝病变,如腋窝淋巴结肿大、脂肪瘤以及皮肤附属器病变等。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为了完成不同生理时期的四次超声检查,本研究选择的对象均为育龄妇女,不能代表各年龄段女性。②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获取更加客观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40.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402.

[3]林治瑾.临床外科学(上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90.

图1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