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心包囊肿1例

/ 1

超声诊断心包囊肿1例

陈小丽李可志

陈小丽李可志(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超声科353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237-02

【关键词】心包囊肿超声心动图

1资料

患者,男,28岁。主因胸闷、咳嗽来我院就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于纵膈内降主动脉左侧见一大小约75mm×80mm×85mm稍高回声团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内回声欠均,无自主搏动,房、室未受压变形(如下图),CDFI:其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心包囊性占位病变。X线胸片、CT示:左侧纵隔增宽。前、中纵隔中上部左侧囊性占位,首先考虑良性病变,需鉴别胸腺囊肿、淋巴管囊肿等,心包囊肿。

胸腔镜下心包囊肿切除术:诊断:心包囊肿。病理所见:囊壁为疏松结缔组织,内衬单层立方状间皮细胞,符合心包囊肿。

图:2心包囊肿:胸骨左缘房、室壁大小约75mm×80mm×85mm无回声区;图:2心房、心室未受压变形。(RA:右心房;RV:右心室;LA:左心房;LV:左心室)

2讨论

心包囊肿比较少见,约占纵隔肿瘤与囊肿的8.9%,纵隔囊肿的17%。其发病率较低的原因,除本病少见外,尚因多数无症状,有的囊肿小又与纵隔阴影互相重叠,不易被发现,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多为其他原因胸部透视等偶然发现;有症状者多表现为心悸、气短、咳嗽及心前区不适;极少数可有心电图异常,可能与肿物压迫有一定关系。

心包囊肿为心包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包由多个间质腔隙融合而成,如果其中一个腔隙没有与其他腔隙融合成原始心包胚腔而单独存在,不与心包相通就可发展成为心包囊肿,如果部分融合,留有心包孔道,就成为心包憩室。本病例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与各心腔相通,无受压、无明显改变,遂诊断为心包囊肿。心包囊肿超声特点及优点心包囊肿的超声特点:壁薄而透明;其内液体澄清,可与心包相通。超声诊断心包囊肿优点:(1)可明确囊肿与心包位置关系;(2)可实时动态观察;(3)观察心脏是否受压。需注意与包裹性心包积液、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淋巴管囊肿相鉴别,尤其是发生在上纵隔等不典型部位的心包囊肿。

该例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所见相符合心包囊肿最佳治疗方法为手术,该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兰锡纯主编.心脏血管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55.

[2]孙红,蔡组龙,惠萍,等,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对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