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孙庆海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引言

建造转换层必须经过专业的设计,对其传力路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做好前期的受力工作,防止高层建筑薄弱层的出现,在施工技术中应当根据转换层施工的特点,对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难点进行分析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真正做好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

1梁式转换层技术在高层建筑的作用

目前的高层建筑中,建筑结构的形式改变是现在梁式转换层技术大多数使用中要考虑到的。现如今一些商业经济的进步、土地资源的削减,寻常高层建筑大都是一物多用的。许多高层建筑的设计概念都是以高层为居住区,以低层为商业区,用来寻找最大化的建筑物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结构上高层建筑的上下部分拥有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这种的差异,高层建筑需要应用一些技术方法用于平稳坚固合理的连接建筑上下的结构。在建筑领域比较认可的高层建筑结构过渡的非常有成效的技术方法就是梁式转换层技术,它在钢筋混凝土建筑被采用的数字比较大。大多数情况,商用的楼层需要范围比较宽大的空间,但是住宿楼层使要根据居住的需求进行设计的,而且能省下很多的空间,因此才可以使建筑商的利润最大化。

2梁式转换层技术的注意事项

首先它的优点有方便施工、较高的灵活程度、建筑要求的多样性都可以满足。根据梁式转换层技术,二者作为一个整体一起产生作用是由于上部墙体与转换梁之间的有效连接。想要加强上下层结构的稳定牢固就要转移经过力,而转换梁的实质是墙梁。值得注意一下的是,在实际施工中,用来使转换层发挥更大的作用。1、竖向的构件过多就会使得转换结构减少,进而导致建筑结构的良好功能下降了。2、可以使转换梁受力更加的均匀平衡的是对称设置。在施工中,为了不让一边力度过大而产生弯曲、变形的情形,可以让建筑上部的受力、建筑下部的受力比例加强。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梁式转换技术

混凝土梁式转换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核心要素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建筑转换梁的混凝土浇筑数量逐渐增大,技术人员要合理调整建筑混凝土浇筑时间,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需要浇筑时间较长。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及时观察温度效应变化,从细节问题抓起,树立安全保护意识,有利于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首先,在进行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时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外在环境等因素,尽量在白天进行施工建设,需要保证整个施工建设之中输送混凝土材料,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按照基本流程有序进行,每一层实际的厚度需要控制在300毫米到500毫米之间。每一层之间浇筑间隔的时间要控制在1.5到2个小时之间。对于浇筑之中的混凝土的振捣,主要采用梁式转换技术进行内部施工,还需要进行人工辅助的扦插操作,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加大控制研究力度,需要以出现泛浆为准,对于振捣的插入点的控制应该在振动棒的1.25倍的范围之内。对于梁柱的节点处,如果钢筋布置的太过密实,导致振动不能很好的开展,需要做好人工振捣不断弥补。还需要做好对楼板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除了在梁处运用插入式的振捣器进行振捣之外,其余的部分需要运用平板的振动器进行垂直方面的来回振捣。为了实现对楼板混凝土整体的控制,除了在柱墙处加高标志之外,还需要加设一些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的高度控制的构件,以此来确保整个建筑板的整体厚度。需要注意对施工进行控制时,需要保证整个用泵进行施工全部过程之中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需要在布管时进行严格的配合,在管泵送之前,需要运用一些麻袋之类的物体来适当的降低混凝土的温度,还需要做好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3.2梁式转换层的钢筋施工技术

3.2.1钢筋的放样以及下料

在梁式转换层中,一般对于梁的规定内容是:钢筋的含量大、主筋需要长、安置需要严密,在两根梁之间相互交接的位置上一般有着上百根的主筋,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柱筋,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需要安置大量的钢筋,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好准确的下料工作。在进行下料工作之前,应该对于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目的尽心详细地了解,对其相关的设计文件和注释说明进行仔细研究。明确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在下料的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工程特点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在柱节的节点位置,需要把主筋锚固玩起,这个施工技术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难度,应该和有关的设计部门做好详细设计和施工探讨

3.2.2钢筋的绑扎和连接

在对钢筋进项放样操作之前,应该对于设计意图进行清晰明了的掌握,并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加以审核,结合相关的设计文件,充分考虑在实际的工程中如何做到高效便捷施工。对于大梁上面的面筋来说,一般是应该保持着向下弯曲的状态,而且对锚固应该到底筋以上的位置。对于梁上部分的主筋接头的设置应该在跨中之内,下部的主筋接头也需要在靠近支座的位置。一般来说,梁的主筋比较多,所以在主筋进行下料的环节中,应该对钢筋的具体接头情况加以充分考虑,主筋的焊接接头应该保证是处于相互错开的,同时还应该符合相关的现行规范及要求。在施工环节中,为了有效避免钢筋出现错位相接的情况,可以对所有的梁主筋采取标号操作。对于转换层中大梁的主筋,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其受力最严重的位置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连接方法,在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冷挤压连接法。

3.3支架和模板的施工技术

梁式转换层构造施工过程中,支架和模板施工属于极为关键的环节,其施工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点。

3.3.1斜撑

在这一环节的施工过程中,斜撑杆都要根据45°的方位排列,其间隔距离根据柱面竖向应当掌控在1m之内。安插于梁柱底部的斜撑杆要确保和底部模板上的外钢楞相互配合,间隔距离不应超过40cm。斜撑杆上部要到达模板底部位置,还要和上部外钢楞紧紧连接起来。梁柱底部斜撑支架需要尽量和下层支架保持一致,若不能一同建设,也需保证其在钢筋骨架装置完备前全部铺设好,这样一来才能使斜撑支架及下排架共同承担压力,从而提高支架的总体安全性及稳定性。

3.3.2立杆和扫地杆设置立杆时,其上部要和梁柱底部内外楞相互连接,构成双扣件,从而达到防滑动的目的。立杆下部需安插于楼板钢垫块上部,而扫地杆则需要安插在梁柱下排架上方,并在中间部位安插两条横杆,在底柱排架位置安设斜向及纵向的剪力撑,并把梁下排架和满堂架紧紧连结在一起,从而提升排架的强度与受力水平。

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这项施工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保障其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德胜.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5(01).

[2]林善祥.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安全.2016(08).

[3]孙新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