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是教学的延续

/ 1

课间十分钟是教学的延续

李群峰祈海忠刘海霞高秀林

课间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宝贵的。上完一节40分钟的课,学生的身心都是疲惫的,怎样改善这种状况呢?又怎能为下一节课提高精力而去做准备呢?就我个人而言:十分钟可大可小,能充分利用了对于下一节课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对于身心的锻炼就很重要了,而怎样去打破这种局面呢!不是跑跑跳跳及踢踢毽子就完了,这虽然能暂时调节改变一下劳累,就我来说没有充分调节身心的劳累,更何况有时运动过量,也不是很好。一方面,可能影响上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心思没有充分在课上,一部分学生边上课边擦汗、喘气,既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所以课间运动量过大,是不好的。据此,应提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现在虽然开展了大课间30分钟,虽然是关注了学生的身体状况,可一上课,还是有部分学生停留在刚才的游戏及运动中,大课间除了让身体歇息之外就没有可取之处了,而且一到上课,学生心思还要收回来,这针对控制力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玩。

如果在课上老师讲解得不精彩,板书不巧妙,语言不幽默,很快就会导致学生分心,一个好的学生只有25分钟的注意力,过了这个时段,老师所讲的很容易被忽略,又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短时记忆很好,不过会很快遗忘的。怎样进一步加深记忆呢?

这就要求课上不断反复重复记忆。课下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又回到了课间十分钟。有些人会问:这能够记忆吗?再记忆是不是脑子会更累呢?会更加疲劳呢?这是不是就意味这记忆力低下呢?依我所见,这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来了吗?在室外相比较室内,首先空气质量就不在一个档次上,环境也不在一个档次上!室外有清新的空气,绿色植物很多,对视力大有好处,特别是对大脑有好出,在室内空间小,空气污浊,汗臭味特别重,而在室外有清新的空气,再加上到处是绿地,看了就心情好。这就取决于态度,也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去观察、想象和思维,也不是毫无区别地学习一切,而总是对人对事物先抱有某种积极肯定的或者消极否定的反应、倾向。也正是这种反应倾向取决于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在头脑中反馈出来的信息。从而能起到进一步记忆的效果。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经过反复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及记忆的表现。换句话说,只要态度端正,摆正了思想,才会更加有动力和信心去加强记忆,这就体现出了课间十分钟的重要作用。

除了上完厕所外,剩下的时间不能一味地去玩、去疯,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让时间的光轮走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那就需要我们对时间有个重新的认识,虽然十分钟相比一节课来说太短、太短,但是你只要重视它,合理利用,你就会发现它的重要作用。这就好比一节课上,老师让某个学生温习功课,如果在课间,静静的,只要两三分钟即可,一切都能顺利地完成了。可惜的是,现实中不是这样的,特别是考试期间,快临近期末时,各科老师都抢着进班,对学生进行一波又一波的轰炸。知识的获得不在一时,而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除了课上外,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忽视了课间十分钟,就等于忽视了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了。原因是,好多学生不敢在课上说的问题。下课了,三五一伙,四五一群,就把在课上问题讨论开了,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都这样认为,更何况现在呢。这时,可以利用说一说,评一评的观点来对课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课间十分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怎样去把握,怎么去看待,这是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的,这是一个需要好好地去深思的问题,不是说是上上厕所,转转就完了的事,学生在学校是学习的,不是虚度光阴的。虽然大头在课上,那课间就不能引起注意吗?不能好好利用吗?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霍城县清水河二道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