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易梦琦黄健鸿徐琼

易梦琦黄健鸿徐琼

南昌陆军学院一大队四队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摇篮,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学、进头脑,加强大学生坚定中国道路、夯实中国精神,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尝试研究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期能为创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在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梦已经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众所周知,中国梦具有精神激励、行为导向和力量规范的重要作用。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当代大学生凝聚精神动力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选择正确成长道路的必然需要。本文尝试研究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期能为创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大力宣传“中国梦”的内涵与精神

我们都知道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摇篮,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历史重任。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对于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学、进头脑,加强大学生坚定中国道路、夯实中国精神,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为大学生系统、细致地介绍“中国梦”的文化背景、历史底蕴以及时代色彩,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向大学生全面渗透“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和保证体系,促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加强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其次,鉴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个性比较鲜明、思想比较丰富的基本特征,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采取活泼生动的“参与式”教学,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讨论“中国梦”的相关主题,集思广益,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与理解。

再次,在以往模式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测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这是不够全面的,教师要采取卷面考核与能力考核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方面,而是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让“中国梦”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导引。

二、以校园文化平台为载体,积极促进“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中国梦”的主题,在原有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校要经常举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生动活泼的学术科技、思想政治、体育文娱等校园文化活动,并将“中国梦”的主题以巧妙的形式渗透到这些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梦”的熏陶与感染,使其思想品德得到升华、心灵世界得到净化。比如可以借助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举办“绽放梦想、放飞理想”的文艺汇演活动;可以组织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诗朗诵;可以组织励志电影播放、励志书籍推荐等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感染性强、形式多样,可以将“中国梦”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时时刻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今日,我们更要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学以致用”的良好境界。事实证明,只有进行周密的调查,才能对中国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也应该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平台,积极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才能让他们将关于“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进一步了解国家、了解社会,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将“中国梦”的理想信念落于实际行动中。

关于“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多种形式,比如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这些主题活动时代性强,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亲历“中国梦”的形成,感悟由千千万万个“中国梦”构成的民族梦和社会梦,以此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加强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为践行“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进。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认识“中国梦”的真谛与灵魂,愿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这就要求高校要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使大学生时刻警醒,为了“中国梦”不断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陶文昭.中国梦是具有标志性的政治理念[N].北京日报,2013-4-27(17).

[2]杨晓慧.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N].中国教育报,2013-4-18(8).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1).

[4]史文清.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J].学习时报,2013-5-20(1).

[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6]连泽绵.民族魂与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7]吕健.“中国梦”宣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