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黄逸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黄逸峰

黄逸峰

射洪县金华中心卫生院黄逸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疼痛;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YS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由于风湿寒入侵人体经络最终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的顽固性非常强,患者一旦患有此类疾病常常会受到这种疾病的折磨,并且它也难以有效的治愈。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对于患者整个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这类患者往往由于疼痛导致身体局部麻木,患者不但难以正常直立行走,更是难以正常生活,而在传统的西医治疗中,也只是单纯的帮助患者缓解这种疼痛,需要患者静养才能进一步恢复健康,但是这样患者治疗周期会被加长,对于患者的经济情况以及生活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那么本文则是重点来探讨利用中西医结合资料的方式,能否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健康。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因腰部疼痛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4.18±17.2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78±2.36)年。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4.58±17.5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78±2.36)年。两组患者中已排除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镇痛药物使用禁忌症者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采用骨盆牵引+西药治疗。骨盆牵引方法为:患者仰卧,垫高脚部,屈伸膝关节约60°,引导患者放松腰大肌,重量约为患者体重60%的牵引套装放于患者腰部及盆骨处,然后进行牵引,30min/次,每日1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增加牵引重量。西药治疗方法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568,1ml:5mg),静脉滴注,5mg/次,1次/d;布洛芬缓释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3137,0.3g/粒),1粒/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独活寄生汤+针灸推拿治疗。独活寄生汤方剂组成为:独活、秦艽、当归,各12g;杜仲、寄生、茯苓,各25g;人参、芍药,各10g;细辛3g;甘草6g;桂枝8g;地黄28g。每日1剂水煎,分为早晚两次服用。推拿疗法为:患者俯卧位,采用腰部挤压推分法按摩患者腰部,同时按压患肢委中,对腰背纵位抓推,并对肩髂进行斜搬扭错,促进腰部及患处舒筋活血。针灸疗法:患者俯卧位,秩边、足三里、昆仑、风市、秩边及配穴等穴位,针刺至患者下肢出现放射性酸胀感,30min/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疼痛腰椎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70°,腰腿活动恢复正常;有效:疼痛腰椎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直腿抬高50—70°,腰腿活动显著改善;无效:疼痛腰椎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无显著改善,直腿抬高<50°,腰腿活动无改善,或恶化者;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215(46.88)15(46.88)2(6.25)30(93.75)对照组328(25.00)17(53.13)7(21.88)25(78.13)X25.5271.8314.5384.538P0.0120.4370.0230.023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常会受到腰部疼痛并且连带着腿部麻木以及疼痛,患者难以自己正常直立行走,影响正常生活以及工作。这种疾病的原理也是很简单的,一般是由于自身腰椎退化导致自身腰椎间盘纤维破坏,最终导致腰椎突出,进而压缩自己的神经,导致不但腰部、腿部疼痛,还会伴随出现腿部麻木的情况。而在治疗这类患者之时,西医常常是采用的药物治疗加上机械牵引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虽然它能够一定程度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但是最终的治疗效果也只是局限于缓解疼痛,并不能彻底的帮助患者治疗这种疾病,患者在治疗之后还会反复出现腰椎疼痛,久而久之又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那么在本次研究当中,就是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既不排斥西医治疗,而是要利用西医治疗,加上中医的药物以及针灸、针刀治疗来帮助患者彻底的治疗这种疾病。在治疗过程当中,最先使用的仍然是利用药物加牵引来给患者进行治疗,总体来说这种西医治疗方式能够更快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其次,在使用中医治疗方式,在治疗方法上主要是选取针灸、推拿结合重要进行治疗。针灸、推拿是中医活血通络的常用疗法,可有效淤血凝滞引起的疼痛,同时,本次研究又增加了独活寄生汤治疗,发挥散寒祛湿、祛风温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之效,进一步改善了患者淤血凝滞、寒凝湿痹症状,促进活络筋骨。近年来,较多文献研究报道显示,中医推拿、针灸联合汤药内服方式治疗腰椎间突出性疼痛效果较好,优于单纯西药、西医治疗。为此,本次研究对比了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组间差异P<0.05,可知西医疗法联合汤药、针灸及推拿等中医疗法治疗效果更佳,中药选择上采用独活寄生汤。经过最终结果的仔细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也能够相较单一使用一种治疗方式的恢复速度要快。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汤药、针灸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阮忠禄,高慧仙.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0(28):223-224.

[2]刘俊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5(01):90-91.

[3]叶志坚,邵大清,方韬.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0(05):1249-1251.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