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肌钙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肌钙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张佰玲

张佰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肾内科15008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进行hFABP、cTnI检测及比较。结果:两组受试者及组内心肌缺血患者与心肌梗死患者hFABP、cTnI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结合cTnI可准确揭示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程度并为患者分型及预后预测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钙蛋白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并且近些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无法正常运转,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准确评估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程度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内容[1]。鉴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肌钙蛋白的相关性予以分析,现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8岁~69岁,平均年龄(53.48±1.12)岁;病程时间6个月~2.5年,平均病程(1.85±0.25)年;心肌损伤类型:心肌缺血18例、心肌梗死12例,原发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例、狼疮性肾炎3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者;(2)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1)昏迷或严重精神障碍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5岁~70岁,平均年龄(52.25±1.10)岁。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虽有差异但不显著,可进行分组比对。

1.2方法

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进行hFABP、cTnI检测,均于清晨时分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将血液样本静置15min后放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对相应指标数值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为两组受试者以及组内心肌缺血患者与心肌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心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I,cTnI)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hFABP、cTnI比较

研究组hFABP、cTnI均高于对照组,具体比对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临床资料的日益丰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着心肌损害情形,由此导致的冠心病发病率随之提高。然而,并非所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心肌损害发生后都会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或症状,致使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忽视心肌损害情形,最终导致其面临的风险系数更高。所以,如何准确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害以及损害程度成为临床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本次研究证实,研究组hFABP(11.48±1.26)ng/ml、cTnI(0.85±0.12)ng/m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8.55±1.21)ng/ml、(0.47±0.10)ng/ml,由此可见hFABP、cTnI对于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能够满足当前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在随后的比对工作中进一步发现,随着慢性肾脏病病情不断进展以及心肌损害程度的提高,心肌梗死患者hFABP、cTnI各项指标水平高于心肌缺血患者。因而本次研究在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后最终认定,hFABP、cTnI可作为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程度的评估指标。cTnI在心肌损伤检测工作中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已经毋庸置疑,并且成为目前评估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2]。而hFABP则属于一种分子量<500的蛋白,广泛存在于心肌细胞细胞质内,心肌特异性较高且一旦心肌受到损害而出现缺血或坏死时,hFABP能够快速被心肌细胞释放至血液之中,通过检测该小分子蛋白含量即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害情形[3]。然而,虽然本次研究证实hFABP、cTnI在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评估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hFABP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所得论断尚需要临床大样本研究支持。

综上所述,hFABP结合cTnI可准确揭示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程度并为患者分型及预后预测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瑜,罗惠民,江勇,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及肌钙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10(06):71-76.

[2]丁雪梅.心肌肌钙蛋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在老年慢性肾脏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12):3314-3316.

[3]谢瑜,罗惠民,余亚玲,等.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生物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0(03):50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