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讨陈淑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讨陈淑龄

陈淑龄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古建筑文物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保留和传承是当前文化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为了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本文介绍了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

古建筑文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文化,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需要优化。本文提出了现阶段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1现阶段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文是笔者对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分析:

1.1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存在难度

古建筑文物中一般都蕴含着历史的韵味与文化,在进行修缮时需要考虑到它的完整性与历史意义,对于一些古建筑不能进行较大的改动,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些古建筑难免会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阻碍,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地进行,而古建筑文物的存在,难免会影响发达城市的建设,所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会对一些古建筑文物进行迁移或者破坏这些文物,不能通过修缮与保护工作体现古建筑文物原本的历史韵味与文化,这就导致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1.2文物保护制度不完善,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对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制度并不规范,主要原因在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是近几年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在很多时候想要开展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并没有具体的施工标准和成果验收标准,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进行规范,而我国相关制度并未完善,就使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的效果不能得到体现。没有相关制度的规定,导致施工团队在进行修缮与保护时会存在着施工周期短、成本有限、技术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这些对古建筑文化并不能产生比较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可能出现二次破坏的现象,所以说建立规范的文物保护制度,有利于提高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效率,这项工作已迫在眉睫。

1.3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方式不科学

我国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修补工作,只是对某些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使古建筑文物在外表看来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这些表面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建筑文物的破损问题,甚至可能加剧古建筑文物的破损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可以根据古建筑文物的破损情况制定相应的修缮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古建筑文物的破损问题,从而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促进我国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1.4公民对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关系到全国公民,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古建筑文物遭受到破坏,人们的反应比较冷淡,而且对于公民个体而言,并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古建筑文物遭到破坏的问题,所以很多公民通常对古建筑保护没有很高的重视程度,这是公民对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的重要体现。甚至在一些情况中,如果破坏古建筑文物会为人们带来比较高的经济利益,人们会通过破坏文物谋取利益,这就需要国家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方便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就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会阻碍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公民在进行旅游观光时,面对这些古建筑文物会做出不合适的举动,例如攀爬、刻字等现象,这些也是公民保护意识不高的体现。

2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时应重视的问题

了解古建筑文物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状况之后,就应该采取相关行动,对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在提出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具体措施时需要相关人员重视以下的几个问题:

2.1保护历史文物建筑的规模、布局及其背景环境

古建筑文物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所以需要考虑历史文物的历史背景,还原文物的历史面貌,让其具有真实性,才可以充分表现出历史文化。保持古建筑文物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布局等方面,历史文物建筑的规模、布局及其背景环境,是历史文物建筑的原貌和整体,是历史文物产生和存在的背景环境,也能够客观的反映历史本身,这些都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2.2尽量保护古建筑文物本身的原貌和构造

许多古建筑文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这些已经被损害的古建筑文物,如果想要恢复它的原貌,必须要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对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不可以轻易改变建筑文物本身的构造,对于原有构件也不能做出较大程度上的更改,但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文物本身进行修改,是篡改历史的一种表现,需要取得大家的重视。

2.3保留文物建筑中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和历史信息

笔者认为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的作用之一是为了展现历史、警醒后人,这些历史遗迹和历史信息的存在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不能够任意损毁,不可以仿制替代品,对于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可以有所改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于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2.4进行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

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时,可以引进一些现代高科技,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古建筑文物可以考虑采用的一些手段,但这些仍然是需要基于历史实际的,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达不到修缮与保护的效果。

2.5关于油饰彩画的问题

在很多古建筑文物中保留着油饰彩画的遗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文物并不能保持它原有的色彩与风格,这是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很大的问题,所以有些人的做法是把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建筑修缮成为纺制品或复制品,笔者认为这样做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做法会大大抹杀地方文物建筑的价值和风格,所以如何解决这类的问题,需要人们的共同探讨。

3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国家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更加重视,需要人们对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有更完整的认知,这就需要国家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古建筑文物进行强有力的保护,针对上文提到的,现阶段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措施:

3.1培养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专业的人才

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技术知识积累,实际上国家每年都有在培育与古建筑文物相关方面的人才,但由于该专业本身没有很大的发展市场,加上人们对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很难留住专业的人员,也很难培养出顶尖人才,这就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难度,这就需要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培养古建筑文物专业的人才,让人们体会到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实践能力。

3.2完善文物保护制度

国家需要制定完善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政策,方便对古建筑文物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已经有了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需要工作人员贯彻落实这些政策,在保留古建筑文物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同时,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相关部门需要对这些古建筑文物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统计,上报政府,国家也应该为古建筑文物保护政策提供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3.3采用更加科学的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方法

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修缮,遵循古建筑文物原本的形态与与规模,在修缮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减少失误,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一方面能够提高我建筑文物的修缮技术,一方面也能提高建筑的水平。

3.4加强公民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笔者认为在如今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相关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向人们宣传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知识,加强人们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对一些破坏古建筑文物的行为提出强烈的指责。同时可以利用学校的平台,对一些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进行思想指导,融合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到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让他们从小就接触相关的教育。

总结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在保护我国古代文化的同时进行城市规划,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欧志光.关于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