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施工技术应用分析陈现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送电线路施工技术应用分析陈现军

陈现军

(忻州配电运检室山西忻州市034000)

摘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安全有效施工是电力系统能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必须严格要求和控制施工技术,避免出现事故。我们知道,输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枢纽,电力系统设施和变电站通过输电线路连接在一起,因此,输电线路的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势必会影响到工程总体的质量与进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网建设速度的增加,应加大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控制力度,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电能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高送电线路施工的效率、保证送电线路施工的质量、确保送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就必须深入研究送电线路施工技术,除此还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很好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逐渐构建符合我国的实际需要的送电线路施工技术体系。

1输电线路的建设

通常,我们提到输电线路建设路线的基础是指地层以下的地方,进行建设的意义是为了确保在出现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塔杆不会出现变形等现象。电网的运行与输电线路的建设活动有紧密的联系,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能否合理高效的运行与输电线路的建设活动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塔杆对电线起支撑作用,根据受力特征的不同,可以将它分成两种类型,直线形式的和耐张形式的。选择合适的塔杆,才能保证建设进度的合理性,以及不会出现不必要的资金问题。因此,合理的选择与塔杆有关的构造非常重要。输电线路工程的架线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架线之前的准备、放线导地线的连接、弛度的观测、附件安装以及紧线。对输电线路的检修活动,主要是当线路中出现问题时紧急进行处理的活动。也是为了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合理运行,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2送电线路施工技术概述

施工工艺有土石方施工、混凝土基础施工、杆塔施工和架线施工四种。首先土石方施工,创新出保持土石原状的施工新技术,土坑处理应用掏挖或半掏挖的基础;岩石则用嵌固式基础或直锚式基础;对流砂,淤泥地带应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其次混凝土基础施工,改进后的混凝土基础施工摒弃过去的以人力为主的方式,现在采用机械搅拌、捣固,应用钢模板,很好的实现操作技术的规范性。然后杆塔施工,以往的施工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多、安装质量差和事故多等弊端,而新工艺将分解组立方式变成整体组立方式,把落地拉线改成内拉线;把高空作业转变成低空作业。很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最后架线施工,随着放线工艺的改进,出现了张力架线新工艺,开发出炮弹放线、火箭放线。依据新的放线工艺开发出了一些不封航道的架线方法。

3送电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3.1配电网线路设计分析

①开始需要确定线路的三个重点:导线截面、起点以及终点。②了解配电网线路所经过的地形,依据沿途地形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方案,再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出合适的路线。③然后要对设计中需要的材料以及购买材料所需的经费预算进行整理完善,选取经济可行的方案。④安全是首要前提,因此安装故障指示器来避免线路分段开关处与分支处的问题是必要的;还有要安装避雷装置以防雷电天气对架空电路的影响。⑤影响配电网线路设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配电路径的选取。线路的定位要注意尽量不占农田以及风水等,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要注意保障在现实中的施工和日后对电网的维护的方便和可行性。路径的选取在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合理。

3.2做好基础工程施工

为了做好基础部分的施工,提高输变电线路工程,需要施工人员规范化的展开基础测量,也就是严格参照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有序的、标准的测量作业及复测,保证桩位复测等达到施工标准;基础施工时严格参照相关设计标准及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式,合理的运用施工技术来进行基础施工作业。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注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考虑土桩间的摩擦力等,进而合理化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达标。

3.3杆塔施工

杆塔的类型多种多样,杆塔工程的施工关键内容就是杆塔的类型和结构的选择。输电线路杆塔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有效、合理的选择杆塔,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建设速度,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而且在后期维护时也比较方便。对于平地等便于运输、施工方便、易于建设的区域,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杆塔组立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110kV输电线路杆塔的组立方式,主要有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类型。在输电线路中,杆塔主要连接的是导线以及避雷线,对承重的要求比较高,由于电力系统持续运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杆塔的强度和稳固性,而且要避免出现变形,杆塔在制造时所选用的材料以及杆塔的结构形式等都是影响杆塔强度的因素。

3.4架线施工技术应用

就我国现在的送电线路施工的总体来说,绝大多数还采用人工放线、绞磨牵引紧线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很明显的弊端,作业难度大,安全隐患高、机械化程度低、人工作业量大、施工效率质量差这些都是它的缺点。但是最大的缺点是跨电力线路架线时需要半停电或者是全停电;跨通航河流架线时需要半封航或者全封航,这样会带来很多的不便。经过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张力架线技术,提出炮弹放线、火箭放线的创新方式。在跨越电力线路施工时应用索道架线工艺、钢结构跨越架等新工艺不仅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同时也实现了不停电的跨越。

3.5线路检修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输电线路会经常受到大风、暴雨、地震、雨雪等情况的影响,当输电线路出问题时,例如塔杆损坏,电线掉落等现象出现时,输电线路就会跳闸。此时,相应的维修人员应作出应急处理,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为了确保出故障的线路在检修之后能够顺利运行,技术人员在维修线路时,应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地点,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记录。如果故障规模和范围不大,及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电力设施正常运行即可;如果故障规模和范围较大,暂时处理不了,可以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措施,再派出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在处理问题时,应考虑到时间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施工在电力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能够保障电力工程可以成功的展开,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阶段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仍然不够健全,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施工技术必须进行深入的改进与完善,以保证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岩.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低碳技术,2016(10):3-4.

[2]吕金鹏.试论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J].机电信息,2012(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