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

许达

(腾冲市安定医院云南保山679100)

【摘要】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的该类患者中任选70例,盲选患者35例,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35例则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辅以心理治疗,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高于观察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P<0.05),对照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低于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过程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098-02

精神分裂症是当今社会最容易患的精神疾病之一,治疗难度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以及接受新的知识能力有限,部分严重患者有自杀的倾向。患者的身体素质差,心理素质不好。当患上精神分裂症,大多数患者都表现出抵触的情绪,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1]。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下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恢复的情况差。虽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品很多,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在治疗患者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的治疗就显得极其重要。为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必须对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工作加以重视。本次我院将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有效降低了该症对患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接收的该类患者中任选70例,盲选患者35例,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35例则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辅以心理治疗,为观察组。

观察组的年龄15~35岁,平均年龄为(26.12±10.03)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例;病程5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3±1.5)年;

对照组的年龄14~37岁,平均年龄为(25.33±9.12)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例;病程6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2±1.5)年。

综合针对上述各方面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间不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任选70例,盲选患者35例,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35例则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辅以心理治疗,为观察组。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采用利培酮,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利培酮的用药量也逐渐增加。利培酮的最大用药量为4毫克,若在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症状,精神分裂患者须立刻停止服用利培酮[2]。

心理治疗:缓解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患者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护理人员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须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要求护理人员耐心地向精神分裂症患者讲解抑郁症发病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治疗,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积极与患者谈心,抒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若患者情绪激动,待患者情绪缓和后,再积极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想法,提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仅仅依靠药物的治疗,合理的护理效果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组和对照组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社会功能评定表满分为100分,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分值越高代表患者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越高,康复治疗效果越好。康复效果的标准:

显著: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至今未复发,日常生活恢复正常;

有效: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6~12个月未复发;

无效: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0~6个月后复发。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3.0统计软件中处理。以%对计数资料表示,按照χ2检验,P<0.05则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照组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的分值为(72.1±1.72)分,观察组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的分值为(81.7±1.96)分,对照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低于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P<0.05)。

(2)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的患者有11例,有效的患者有19例,无效的患者有5例;对照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的患者有5例,有效的患者有16例,无效的患者有14例;对照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观察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

3.讨论

当今社会压力大,精神分裂症成为了一种高发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以及接受新的知识能力有限,部分严重患者有自杀的倾向。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的程度不同,对药物治疗中的用药量进行适当的加减[3-5]。护理人员要掌握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正确的沟通方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从患者的生活、生理、身心上关注,尊重患者的想法,与患者之间取得信任。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向正确的生活方式引导,提议患者多参加集体娱乐活动。积极与患者谈心,抒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若患者情绪激动,待患者情绪缓和后,再积极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想法,提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6-8]。恰当的治疗方式可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面对自身的病情[9]。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仅仅依靠药物的治疗,合理的护理效果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我院将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降低了该症对患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岭.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121-123.

[2]诸顺红,万恒静,陆志德,吴慧萍,张群,钱晓琼,叶尘宇.合并园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对照研究(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6,28(04):195-203.

[3]王金芳.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84-185.

[4]张美霞,刘旭恩,张秀丽,王长虹,张艳萍.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82例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02):272-275.

[5]陈铁军.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9):53-54.

[6]邓金勇.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39-40.

[7]郑惊涛.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09,22(12):2956-2957.

[8]姚晚侠,李国娟,马绥霞,姚聪.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7,(07):1040-1042.

[9]王庆同,陈彦方,宫玉柱,等.心理教育并药物治疗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恶化二年随访研究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1995,(06):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