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及其问题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2

略论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及其问题和对策

郭华东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河北秦皇岛066311

摘要:学分制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它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是高职院校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改革中必然面临诸多的问题,均衡创新课程学分的比例,提供丰富优质的选修课和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选修课

引言

世界上最早的学分制起于1894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自从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后,学分制也开始在我国高校实行。它是高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而实行的一种教学管理体制。

1高职院校建立学分制的意义

学分制是指在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或纲要中,学生选修相应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获得一定的学分,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总量并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就可以毕业的学习制度。学分制对高职院校意义重大,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学分制相对于学年制具有以下优势:

(1)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大众教育的特点,目标是服务社会,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所面对的就业环境千差万别,因此,他们需要适合专业技能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能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更加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和相对灵活自由地完成学业。实行学分制后,学校就可以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个性发展。

(2)学分制下,学生成绩能公开管理,信息反馈及时。学生能通过学校成绩管理系统及时方便地获知学分成绩情况,从而调整学习进度和选课方向,也便于高校根据学生成绩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反馈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改进管理制度。

(3)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形式日益多样化,包括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职业培训等等,这就导致学生在校学习和职业技能实践的时间冲突,在弹性学分制下,这个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将要获取的学分,在学业结束时拿到足够的学分能够毕业即可。学习时间充足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早点拿到足够的学分提前毕业,由于工学结合等原因,去相关企业参见实践技能学习,在校学习时间不足或者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就可以晚一些时间获得足够的学分毕业。从而在个性学习差异上,保证了学业和专业技能学习的时间。

(4)学分制在高职院校中实行,也符合终身学习这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教育观认为学习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持续的个体发展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个体需求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现代文明社会鼓励和支持。在高职教育中实行学分制,给与学生弹性的学习时间,就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自身科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中的问题

(1)一般来说,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学分制改革,一般要从四个方面设置学分:课程学分、技能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和创新学分。

在学分课程的设置上,高职院校很容易受之前学年制教学制度的影响:重视专业课程和技能的学习,轻视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学分分配大量倾向于专业课程,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学时过多,并且有时专业课程还会有重复,造成课时的浪费,也影响了学生个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早在2015年5月国务院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指出,“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通过这个文件足见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分课程所应该占的比重不能轻视。

(2)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选课需要围绕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层次丰富的符合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学生来源层次差别很大,但是学校课程设置单一,不能跟上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些高校教师知识陈旧,教学还局限于多年前的水平,对于本专业先进的技能知识不了解,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样所提供的课程也就千篇一律,乏善可陈。不能提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需求,更不能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如果课程设置和安排不合理,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轻松拿高学分的课程,遭到哄抢,但是,比较难学,学分却不高的课程没有学生选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根据合理的安排学分,另外还有许多高校高素质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开设的重要的专业课程没有教师能够讲的尴尬局面。

(3)学年制下的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学年制下的教学管理以行政班级和学期为管理单位,对学生管理相对简单,比如课程设置,成绩管理等。但是在学分制下,要求学生的成绩反馈要及时,由于学生选课的多样化,学生成绩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也变得十分复杂,因此,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3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1)职业院校的学生未来就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学生的发展、兴趣与需求也是多样性的,这决定了承担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任务的选修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因此,在学分设置上,高职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均衡它们与专业课程和技能学分的比重。适当减少专业课程学分,丰富素质培养和创新创业课程的选修课的数量和加大学分的比重。以便学分制的实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研究表明素质培养和创新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在4:6的时候,比较有利于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同时选课制的成功与否又依赖于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围绕选修课的合理设置,各个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激励课程开发的相关措施,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师课程的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与优质课程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不断督促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学分制的实施,使得教学管理任务十分繁杂。选课、排课、注册、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数据的处理成为教学管理中的日常工作。为了适应学分制,首先必须建设一套功能完善的一体化电子教务管理系统。使得教学计划管理、选课管理、注册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学费收缴管理等功能顺畅及时便捷的完成。其次要完善使用终端,便于学生和教师及时查询学分情况,以便做出学习的调整和根据学生成绩评优和考核。另外,教学管理部门也要根据所掌握的选课情况,及时安排专门教师进行选课指导,避免不同选修课的学生数目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4总结

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换过程中,高职学校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广大高职学校教育者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积极发挥创造精神努力去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伶俐.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路径探讨[J]智库理论,2019(2):196-197.

[2]梁嘉宝.学分制下独立学院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分析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78.

[3]吴垚.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59-160.

[4]阳立兵.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选修课程的多元化配置[J].职业教育,2019(4):203-204

[5]赵清艳,李微波.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2019(1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