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水生态社会建设设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定远县水生态社会建设设想

杜广炬

定远县炉桥电灌站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县内水资源水质有所下降,高塘湖检测断面水质检测已有3年不合格,部分对外承包养殖水面水质总体下降,中小河流不同程度遭受污染,目前我县水生态环境质量压力较大,需要下大决心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定远县;水生态;建设

一、基本情况

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岭北侧,总面积2998km2,人均水资源量750m3,境内河道构成了窑河、池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支流72条。池河全长130km,窑河的两条主要支流沛河和洛河位于定远县境内。高塘湖为定远县唯一的湖泊,位炉桥镇西,所属定远县水面11.6km2。定远县现建有水库325座,总库容4.69亿m3。其中中型水库18座,,小(一)型水库49座;小(二)型水库258座。

二、工作目标

综合采取规划建设措施,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建设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通过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加大河、湖、库生态修复、湿地建设、增加森林、草地面积等综合治理,推进定远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三、突出四个强化,全面启动水生态创建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领导,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水务统筹、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水生态县创建工作格局,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强化规划引领。应把“生态立县”作为一项主要工作任务,确立发展思路,抓紧研究出台《定远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定远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各乡镇的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水生态产业建设项目库。

强化工作导向。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要求细化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和标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转化。

强化宣传引导。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学习宣传方案,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广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意义、主要措施、工作成果,利用县委党校和定远文明大讲坛等宣教阵地,开设水生态环境教育培训课程。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倡导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改厕等三大革命。

四、狠抓四大领域,全面推进水生态创建

水生态空间布局优化。以水为核心,以亲水岸线为治理基准点,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的准入事项和发展产业,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划定水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水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区域保护。扎实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好禁养区内养殖场关停和搬迁工作;承包到期的中型水库养殖水面必须收回实行自然养殖,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水产品品质。

水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做好水生态建设大文章,推动水生态产业绿色发展。一是水生态农业积极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涉水规模以上农产品养殖业和加工企业,推动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在全县范围内规划建设水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点。积极培育涉水农产品,积极拓展水生态农业功能,大力发展水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建立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和共生农业生态系统,控制面源污染,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生态新农村。二是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突出发展新能源、食品药品精深加工、电工电气、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进低耗水效益好食品精深加工项目;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不招高耗能、高耗水、有污染、税收贡献率低、劳动密集型和安全有隐患的企业和项目,工业项目进园区以水耗为尺子,旅游项目规划用水布局,坚持“淘汰一批、整合一批、嫁接一批、提升一批”。三是水生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做好水生态规划建设与旅游观光点、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衔接,做到点连成片,片带动点,相互带动,相互提升,相得益彰。我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即将开始建设的南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黎明湖湿地公园、城北水库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城区水环境治理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通过加大城市建成区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运用乡土树种体现当地独特的植物景观,形成水、林、草地相结合的人工湿地、透水性铺装、水生态修复后的景观河道。六是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供水企业供水管网改造力度;采用经济手段对用水进行控制;启动节水型公共载体建设和创建工作,积极推动节水政策出台、资金落实和载体建设。

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开展,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有效打击池河非法采砂,加大禁养区畜禽养殖企业关闭力度,启动河流治理建设工作,落实城河城区段黑臭水体治理相关工作。二是加强亲水岸线森林资源种植和保护。大力实施水生态森林增长工程,积极推行“林长制”,提高水生态工程的森林覆盖率,把生态公园、生态河流、生态湿地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森林省级森林增长工程规划有效结合起来。三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积极推广液化气、沼气、电能、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四是扎实开展水生态工程专项整治。坚决整治非煤矿山、砖瓦窑厂,全面禁止露天烧烤、河道采砂,从严管理渣土运输、施工扬尘。五是不折不扣完成排污口整治任务。把握时间节点。要全面推进和督促各排污口责任主体单位加快设计、招标和施工各项工作,检查督促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情况,高标准完成整治任务,坚决做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以水质检测合格为整治目标。六是通过对湖、库、河岸的整治、基底修复,种植对土壤、气候适宜的水生、陆生植物,构成绿化隔离带,维护河流良性生态系统,兼顾景观美化。

水生态生活特色彰显。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效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通过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力度、河道生态修复、湿地建设、透水性铺装、增加绿地面积等多方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

根据实际情况在湿地和滩地营造水生和陆生植物种植区,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建立河流、湖泊生态用水保障机制,逐步修复和保护河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对湖库型水源保护区的湖(库)周边湿地、环湖(库)岸生态和植被进行修复和保护,营造水源地良性生态系统。饮用水源地上游、重点湖泊入湖河道和重点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河湖生态用水基本得到保障,主要水域的生态功能基本恢复,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建设过程中,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绘一幅水生态融合的画卷,将水、绿、景衔接搭配,使水系、绿地同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特别重点抓好江巷水库库面沿岸整治开发、池河河岸、高塘湖岸线生态建设、水库生态养殖几项工作,通过强化水生态综合管理,提升定远水环境,着力打造“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现代新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