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同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租售同权

郭彧花卉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面对不断增长的房价,越来越多的人们买不起房子,住宿面临严重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租售同权,租售同权能否抑制房价,结果表明,租售同权政策的提出并不能影响一般房市的房价,更加不能抑制学区房的房价。

【关键词】租售同权;学区房;教育资源

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将10余城市作为试点城市,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1.教育资源对房价的影响

孩子的上学成为人们买房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学区房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学区房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那租售同权方案的实施是否可以有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我国奉行就近入学原则,就近入学是中国义务教育的原则,“就近入学”的“就近”是指离你家相对就近。但是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以有时候教育局会根据情况来进行调配,但是最终还是尽量将学区的学生尽量分配到离小区最近的学校入学,都叫“就近入学”。既然租售同权提出租房与卖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那么孩子的上学问题就很好解决了。7月17日,广州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明确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二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造成租赁住房。如上通知所知,重点在于符合条件四个字,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条件,1、需要拥有广州本地户籍。2、租赁的房屋需要去备案。3、学位没有被占用。看似简单的条件细细分析下来真正符合并不容易。学校招生的名额是有限度的,产权证、户籍与实际居住相结合的方式让上名校的门槛不断加高,以控制入学名额,倘若租房就能轻易上名校,那么将会增加大量的入学数额,所有到入学年龄的孩子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都去名校所自学区租房,好的学校数量有限,到时候学校又如何能解决的了!好的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即使有房有户籍的家庭在教育资源的竞争上都面临不少难题。在我看来租赁同权政策的提出并不是主要为了解决上学问题,稀缺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上学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想要解决上学问题不如国家加强教育建设的投入,并且直面教育资源,尤其是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平均分配教育资源,真正做到让孩子们读书,并且读好书。

2.租售同权政策的提出能否抑制房价的增长

租售同权的政策能否有效控制疯狂高涨的房价?近年来我国高房价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等地,而这些地区的高房价集中在市中心以及学区房。目前中国房地产状况是一线停滞,二线持平,三四线上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表现,既有限购政策的人为作用,也有刚需购买力消耗殆尽的因素,人们的工资与房价不成正比,使得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有所减少,并不是人们不想买房,一个重要原因是买不起。一二线城市房屋的溢价,恰恰与户籍绑定在一起,一大部分人买房子是为了落户,落户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而大城市落户难如上青天,有了户籍的人很多已经买了房产,而没有户籍的人才应该是租售同权意应该照顾的人,但如果租售同权这样做了,那人们应该都会拥挤到大城市去,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租售同权的政策已经提出,很多家长开始疯狂寻找好的学区房来租赁。任何东西需求大了,价格一定会上涨,如此一来,房租明显上涨,当房租长到一定阶段,租房反而不如买房便宜。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3名生活在一线城市的18~35周岁受访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有购房打算;62.7%的人认为,有一套自有住房是在一座城市安定下来的必要条件;52.9%的人是为了孩子上学考虑买房;52.6%的人认为有房才有归属感,从这个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房子在人们心中占生活的很大比重,自古以来有房才有家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年轻女孩结婚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男方家有房,这样心中才会有安全感,有归属感。所以人们对房子执着的想法也是租售同权政策实施的绊脚石。

要想真正达到租售同权的目的,国家应该加大公共资源的建设,是公共资源尤其是好的公共资源平均分配,尽量少的避免资源两极化。目前租售同权也只是个大致方向,具体更好的实施下去仍需要更多的细则约束,细则的出台仍需各地的实践和验证,所以我认为靠租赁解决上学问题仍需要时间,租赁同权解决上学问题只是走出了开始的一小步。

参考文献:

[1]何芳.何谓真正的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从租售新政谈开去[J].探索与争鸣.2017(11).

[2]黄燕芬.王淳熙.张超.陈翔云.建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租购同权”促“租售并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0).

【作者简介】郭彧(1996、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