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

/ 1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

刘珍红孙宁霞房淑娟

刘珍红孙宁霞房淑娟(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特检科2662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61-01

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对1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应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查,其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一比较,以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68例均为我院住院手术患者,年龄9至65岁。所有患者均以转移性右下腹痛来诊,临床疑为急性阑尾炎来进行超声检查。我们使用西门子红杉树512和LOGIQ7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至10MHz,患者仰卧,也可根据需要变换体位,用局部加压探查法,在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髂血管之间,以麦氏点为中心扫查,重点扫查压痛最明显部位,探及阑尾后,仔细观察阑尾的大小、形态、壁厚、内回声及周围肠间隙有无液性暗区。

2结果

本组168例患者,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5例,占3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8例,占40%;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形成45例,占27%。在5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43例与手术结果相符,12例漏诊;6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53例与手术结果相符,15例误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5例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形成)中,15例误为化脓性阑尾炎。

3讨论

3.1急性阑尾炎各病程的超声表现:

3.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直径成人>7毫米,儿童>6毫米,管壁增厚>3毫米,管壁各层次清晰,浆膜面回声不光滑,粘膜面毛糙增厚,阑尾腔内呈低或无回声。

3.1.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粗大,长轴切面似蚯蚓状或指状,末端钝圆,壁增厚,粘膜与粘膜下层呈强回声,肌层水肿呈低回声,浆膜层不光滑但很连续,阑尾腔内透声差,伴有粪石者看见强回声光团及其后方声影,阑尾周围及肠间隙看见可见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

3.1.3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形成:阑尾区可见形态不规则包块,包块内为不规则杂乱的低回声,阑尾形态无法辨认,阑尾周围及肠间隙可探及较多液性暗区回声。

3.2高频超声探头探测阑尾的有利因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管壁各层均有水肿,以粘膜和粘膜下层为著,腔内少许渗液;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被纤维蛋白与渗出物覆盖,或大网膜包裹,腔壁小脓肿形成,腔内积液,腹腔有浑浊的渗出液或脓液。这是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基础,也是高频超声能够分清急性阑尾炎各病程的病理基础。阑尾通常位于右下腹麦氏点处,当阑尾肿大时,位置相对表浅,用高频探头可迅速、直接的获得肿大阑尾壁各层次结构、其周围情况及肠间隙有无积液。

本文结果表明,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可将急性阑尾炎各病程较好的区别开来。根据本文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特点是管壁轻度增厚,以粘膜和粘膜下层为主,管壁各层次清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特点是阑尾肿大明显,管壁层次尚清晰,浆膜面毛糙明显,强壁内有小脓肿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的特点是肿大阑尾周围见不规则宽带透声不佳的液性暗区;阑尾穿孔的特点是阑尾浆膜面不连续,包块周围的液性暗区内有气体或小团状的强回声。多数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典型,临床通过询问病史和查体可做出诊断,故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不仅要确定急性阑尾炎的有无,更重要的是提示出急性阑尾炎的病程,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