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造林关键技术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平原地区造林关键技术浅谈

杨新昌1徐发奎1郑银成2

1睢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睢县476900;2睢县国有榆厢林场河南睢县4769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快速,森林蓄积和面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平原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是保障农业稳定、高产的重要措施。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平原林区造林要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平原林区的造林技术。

关键词:平原地区;造林技术;探讨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面积逐年增加,林木的生长量比消耗量要多,森林资源的发展势头大好。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它是大气的清洁工,能降低大气中的污染物,减轻雾霾,净化空气。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对维护生态平衡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平原地区造林注意事项

在造林之前,要根据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并提前做好规划。树种的搭配和林种的布置,必须要建立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其次,要考虑到造林树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树种。平原林区造林应该以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如果需要还可以发展饲料林和薪炭林。在树种选择方面,阔叶树可以选择速生杨树、钻天柳等;灌木可以选择灌木柳、紫穗槐等。此外,还要考虑林地的具体规划,如平原林区位于铁路和公路两侧,则林区的主要作用是巩固路基,保护路面,规划时要重点考虑护路林。树种要选择耐尘、抗风力强、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并且要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树种,如白杨、枫杨等。在具体规划时,不同的地段还要选用不同的树种。在平原林区排水较好的地方,可以种植白杨、桉树、乌柏等;在靠近河流的地段,要选择种植乌柏、杨柳和枫杨等树种[1]。

2造林前整地

2.1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采用的是方形坑穴,穴径为50cm×50cm,深度约为30cm。大苗造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大径材的用材林规格要大些,穴径为60cm×60cm,深度约为40cm。穴状整地可应用于各林种和树种,尤其适用于有较大坡度、水土容易流失的造林地整地。

2.2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的带宽要在60cm以上,深度要大于40cm,带长要根据具体地形来确定,但是要注意:每间隔一定距离需要保留长度为1m左右的自然植被。带状整地比较适合森林平原、山地缓坡的造林地整地。

3平原地区造林技术

3.1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也称为直播造林,是指直接把林木的种子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该方法可节省育苗的工序,方便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播种造林的缺点是对造林立地的条件要求很严格,而且造林后对幼林抚育管理要求也很高。这种方法比较适宜于土壤水分充足、自然灾害几率小、边远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2]。

在播种造林前,要将林木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以便于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和减少鸟兽等危害。

3.2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造林技术。植苗造林的优点是: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较强,并且林木生长稳定,对造林立地条件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缺点是植苗造林时苗木的根系有可能会受到损伤和失水,对栽植技术要求也很高,而且必须要先育苗。

植苗造林主要是应用播种苗、移植苗和营养繁殖苗。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是苗木本身是否能维持水分平衡,因此,从苗圃起苗直至定植的全过程都要保护好苗木,不能失水过多。为了缩短时间,植苗造林要尽量随起苗随栽植,要注意保持苗木根系的水分。

3.3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是利用树木的干、枝和根等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分殖造林有很多优点:技术简单,成活率较高,幼树在初期生长得很快,还可以减少育苗的时间,节约育苗的费用,并且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分殖造林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而且材料来源受到母树和分布的限制[3]。

3.4插条造林技术

插条造林在春、秋季都可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春季要在树木发芽前、土壤解冻以后的这段时间内进行;秋季要在树木落叶后到土壤解冻前进行。要用2.0cm左右粗的1年生的枝条,剪成长度约为30cm的插穗,按照株距和行距,扦插到整好的地里。为了防止插条的水分散失,可以在扦插前用石蜡蘸插条的上切口,然后插入地里。如果土壤比较干旱,就要用细土覆盖。

平原林区造林工作结束后,要安排专业的人员统一养护和管理,要按照不同的管理标准进行养护,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必要的抚育和更新,还要建立完善的防火制度,设置相应的防火措施,防患于未然。

植树造林可有效控制风沙危害,遏制沙化和荒漠化蔓延,还能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原林区造林要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立地条件以及建设类型的因素,要采用节能环保、科学抚育等新技术,实现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京平.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技术问题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3(11):198.

[2]李雪峰,李璐.辽宁省平原绿化造林技术要点浅谈[J].防护林科技,2015(10):75-76

[3]黄芳松,田维新.造林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16(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