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效果

崔敬广

崔敬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八七团医院新疆北屯836002)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8例,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0.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小儿支气管肺炎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214-02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感染中毒症状严重时,可以引发相关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本次研究笔者采用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年龄3个月—2岁(平均年龄1.4±0.5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1.5±0.5岁;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1.6±0.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吸氧、解痉平喘、止咳、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具体如下:0.5mg布地奈德、2.5mg特布他林依次溶于2ml生理盐水中,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0-15min。持续治疗7天为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准确记录两组患儿咳嗽、气促、发热等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评价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7d后,患儿的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消失;好转:患儿的症状减轻,胸部X线示病灶减小;无效:患儿的症状无好转,胸部X线示病灶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和发热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两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39例治愈,28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20例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6%;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类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发热、气促为主要表现。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3],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特布他林为短效的受体激动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呼吸道受体。它的作用可以扩充气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我院采用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这是因为此法可以提高药物在肺内的浓度,以较小的药物剂量发挥较大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和发热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而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提示联合用药的疗效值得肯定。说明药物在扩张支气管的同时,有效降低气道反应,减少炎症渗出,从而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易于排出。而且联合用药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患儿家属更易接受。

综上所述,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芳革,娄佰玲,赵永波等.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4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55-56.

[2]王炳秋.特布他林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8):145-146.

[3]杜占申.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64-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