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乡村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卞友祥

江苏沿海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构成内容之一,作为美化乡村重要措施之一的绿化建设逐渐被重视。乡村绿化不仅可以美化乡村,而且对改善农村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绿化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绿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地方的持续投入,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村绿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狠抓农村绿化建设,对于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绿化空间不足、绿化保存难

农村道路较窄,清理边沟后只剩路肩可作为绿化空间;部分农户院墙挤占,使绿化空间严重不足。农村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农田,行道树成活后一定程度会影响农田产量,加之涉及面广、人为活动频繁,行道树极易被破坏,造成绿化保存困难问题。农村规划,包括道路、河道等规划还未成形,变动随意性较大,绿化工作处在规划不落实、土地不落实、资金不落实的状况。

1.2乡村绿化建设趋向城市化,失去原有乡村风貌和特色

很多乡村在绿化环境建设上追求形式主义,一味模仿照搬城市绿化模式,不尊重客观规律,没有生态发展观念,不尊重乡村绿化建设的科学规律,乡村绿化与城市小区绿化雷同,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风貌和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乡村绿化中砍掉了原来的乡土植物,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大量栽植红叶石楠、香樟、女贞、金森女贞、雪松、黄杨球、紫叶小檗等城市绿化树种,大面积种植草坪,适生性差、成本高、绿化效果不佳;二是在乡村绿化中大量布置亭、廊、雕塑、喷泉等与乡村格格不入的构筑物;三是公共空间硬质化,甚至铺花岗岩地面,自然水沟、池塘岸线硬质化,甚至在村口修建牌坊门楼等,完全失去了乡村应有的简洁、自然、质朴的面貌。

1.3管理不严格,缺少规划

在我国,虽然已有63.46%的农村制定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普遍水平较低,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规划内容。很多乡村,缺少有效的规划和专业的设计指导,造成布局混乱,没有统一风格,只是表面文章,而缺少实质改观。没有长远地规划村庄景观,只注重短期利益和效果。而有关地方部门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不足,使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在建设完成后,维护工作不到位,使景观受到破坏,造成损失。

2乡村绿化建设对策

2.1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乡村绿化工程包括乡村道路、乡村沟塘、村级公共绿地、农户庭院、村落房前屋后等内容。乡村绿化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规划原则。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统一布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着手,通过科学规划,充分体现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富乡村绿化空间层次与景观。只有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才能最终形成优美的乡村绿化景观,达到预期的规划目标。

2.2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

山水田林路居是构成乡村土地利用的基本架构,良好的生态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当前,全国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顾条件“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求新求洋”“千村一面”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了传统农村乡土景观特色的丧失,给传统文化的延续带来负面作用,也造成局部小环境生物链的破坏,形成了水土流失问题。给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乡村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偏远山村能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区,一般都是有好山好水,或是青山绿水,水源清澈透亮,水中有鱼有虾,水生物活跃。但乡村建设过程中,也成了生活垃圾污染高危区。首先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受污染,沟渠塘库水体富营养化突出;其次是在美丽乡土植物景观方面,出现了人工痕迹较重、植物配置手法单调生硬、植物材料单一、缺乏植物多样性等问题。因此,水土流失、水源环境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2.3加强法制,制定相关标准指标,彻底进行污染治理

要实行农村垃圾的集中处理,要求资金、设施、管理等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应严格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遵循无害化、减量化生产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规定,并且积极引用先进的科技,解决垃圾处理问题。随着生活的改善,农村垃圾已经不是随意丢弃垃圾坑就能降解的,在农村污染中,生活垃圾污染高达74.3%,成为污染治理的首要问题。集中将村民的日常生活垃圾运往指定垃圾回收处,强化垃圾的回收,实现日产日清。在对垃圾分类回收管制时,不仅要求村民们分类投放,还要在管理部门的收集、运输、处置环节把好关,才能实现垃圾分类到位。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并要求处理率应达95%以上,同时建立垃圾中转站,从而杜绝二次污染,减少劳动力,降低运行成本。可以在村庄就地修建沼气池,同时解决了环境和能源两大问题,实现了部分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

2.4强化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抓好养护管理,充分显现绿化景观效果

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施工期工程质量监督与生长期养护管理同等重要,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和抓好养护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彰显绿化景观效果的基础。要组织或聘请具有园林绿化专业知识的人员按照国家绿化工程建设有关规范、技术要求对每项绿化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按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要求、结合树木生理特性、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适时进行浇水、施肥、除草、打药、修剪等养护管理,营造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2.5科学编制乡村绿化建设规划,塑造乡村山水田园特色

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工作就存在盲目性。科学编制符合乡村绿化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确保乡村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一是规划要有特色,编制乡村绿化建设规划必须有别于编制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必须建立在大量实地调研走访、搜集资料、充分挖掘历史文脉等基础上,将特色乡村田园山水元素融入其中,做到经济适用、操作简便、科学引领,达到“乡乡有亮点、村村有特色”的规划目标。二是规划要有深度,规划在细化到树种配植、苗木规格、工程质量监督、养护管理等,对于较大的绿地要细化到初步方案,使规划成为指导乡村绿化建设的实施性、纲领性依据。三是规划要突出节点引导,在乡村中,四旁空地较多、住宅院落较大,规划要特别注重村庄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屋后宅旁)绿化和庭院绿化的引导,给出多种具体做法和范例,把乡村带回“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年代。

2.6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农村绿化最主要体现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要想实现农村绿化可持续发展,并发展得越来越好,就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只有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农村绿化工程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资金投入,从而促进农村绿化发展,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过程。因此,在美化村屯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让农民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种,如花卉苗木等。也可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收入。

结语

乡村绿化作为新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应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出发,按照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建设出体现乡村地域特色的美丽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

[2]祝维伟.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庄整治转型提升的思考[J].新农村,2013(7):6-8.

[3]周轶男,刘纲.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分区层面村庄规划编制探索[J].规划师,2013(11):33-38.

[4]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33(1)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