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晕血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肛肠科晕血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杨志花

杨志花(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肛肠科湖北大冶435100)

【摘要】晕血症患者过分、不合理的害怕血液,并且不能自控的回避,不但周边的人认为该现象无法理解,全无必要,有时本人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但却不能摆脱,十分苦恼。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笔者运用系统脱敏疗法结合放松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血液恐怖症;晕血;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083-01

晕血症又叫“血液恐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是一种特定恐惧。此症与害怕广场、闭室、黑暗或者拥挤等特定环境的“场所恐怖”,以及害怕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社交恐怖”同属恐怖症,与胆小无必然联系[1-2]。晕血症与晕车症、晕船症也不同,前者并非器质性疾病,是心理问题;后者是内耳平衡器官的生理问题。血液恐怖症患者过分、不合理的害怕血液,并且不能自控的回避,不但周边的人认为该现象无法理解,全无必要,有时本人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但却不能摆脱,十分苦恼。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此类病人见到血液后产生的晕厥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造成病人骨折、颅脑外伤等意外损伤和身心损害,也给临床护理治疗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如何护理该类病人,是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尝试运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例晕血症病人中,3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24~67岁,入院原因:肛裂2例,直肠癌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5例患者既往均有晕血史,回避与血液接触,当看到他人或自己创口流血或抽血检查时表现为高度恐惧、心跳加快、出冷汗等症状,并很快出现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其中4例曾因此造成外伤,入院后当需要抽血化验时,5例患者均表现焦虑紧张、拒绝抽血,即使是同病房病人抽血亦主动离开回避。

1.2心理护理干预

1.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晕血症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重要。由于护士处于医疗的第一线,与晕血症患者接触机会最多,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对病人的影响也最大。尤其是晕血症患者对血液的恐惧得不到外人的认同,护理人员对其恐惧血液这一现象是否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正确看待患者晕血这一现象,耐心倾听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感受,以友善的态度首先表达对患者恐惧心理的理解,使之感到被接受、有依靠,而不是被歧视和被拒绝,使其产生信赖感及亲切感,为今后护理工作,甚至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针对患者的应激心理反应进行干预有研究表明,对于恐怖症患者可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放松疗法进行治疗[3-7]。笔者对晕血症患者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结合放松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早期让晕血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采用全身肌肉渐进放松技术,首先由护理人员示范一遍,接着,晕血症患者跟着专业护理人员做,并事先告诉患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观察一下护士的动作,再不明白,可以询问专业护理人员,再闭上眼睛继续练,直到晕血患者掌握要领为止。具体步骤:①引导其深呼吸并且闭眼保持10秒再缓慢吐出;②让其皱眉及用力握手体验到筋肉紧张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放松的感觉;③按照从脚(用力用脚趾抓地面)—小腿(脚尖用劲向上翘脚跟向下向后紧压地面,绷紧小腿肌肉)—大腿(脚跟向下紧压地面绷紧大腿肌肉)—下巴(向内收紧下巴)—舌头(用力顶上颚)—牙齿(咬紧牙齿)—双眼(紧闭双眼)—额头(紧皱额头)—头(向后紧靠依靠物)—双肩(用力向后扩展、上提、内合)—双腿(抬腿后用力弯腰)—臀(紧绷)—全身(体会全身各个肌肉群放松时温暖、愉快的感觉,持续约1~2分钟)—睁眼(体会平静、安详、精神焕发的感觉),按照以上顺序依次放松4~5遍,每个部位保持约10秒放松约5秒。每天1~2次,每次历时半小时,以达到比较自如进入放松状态为合格。

(2)在放松训练的基础上分级脱敏治疗。此过程分三步来进行:①做放松训练;②想象脱敏。患者依次想象同意抽血、扎压脉带、消毒、尖锐的针头、抽出血液五个等级层次,按照上面的等级层次逐一增强,当患者出现无法忍受的恐惧时,让其做放松训练进行对抗。如果在某一级训练中采用放松训练仍然无法对抗恐惧情绪,且较强烈时,则降级重新想象,每次训练递增不超过2个层次;③现实系统脱敏。要求晕血患者按照上面的层次分等级逐级亲身体验抽血及见血的情景。

另外,积极为晕血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温馨的住院环境也很重要,住院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病人的心情,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病房安静、温馨和整洁,这些都会使住院晕血病人的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感觉到得到认同。而如果环境混乱、不洁和嘈杂,则会引起住院晕血病人情绪上的烦恼与不安,尤其是医务人员不顾住院晕血病人的感受而大谈晕血这一现象,或不经意间流露出嘲讽情绪,这无疑使得晕血病人及其家属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对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创造安静、舒适、整洁、温馨的住院环境。

经过以上心理护理,5例晕血患者在14~21天后对抽血的恐惧明显减轻,对血液的恐惧程度也明显减少,能在家属及护士的帮助下顺利接受抽血及其他穿刺操作。可见,对晕血症患者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结合放松疗法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必基,梁世忠.恐怖症诊断标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5):66-67.

[2]杨华渝.“恐怖症”的四种表现[J].科普天地(资讯版),2008,4:5.

[3]方必基,王金奎.恐怖症治疗概述[J].科技信息,2006,7:17-18.

[4]何浩,洪金源.特定对象恐怖症的条件性情绪心理干预1例,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529-1531.

[5]杜智娟.1例怕水恐怖症案例咨询报告.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402-1405.

[6]孙宝容.恐怖症的行为治疗与护理.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4):101.

[7]李英.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个案报告.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