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新课标”推进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实践“新课标”推进素质教育

郭杏

贵州纳雍县雍安育才高级中学郭杏

中小学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奠基工程,当前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体现着鲜明的人文理念,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普遍性要求。21世纪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挑战,则是提出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更为深刻、更为重要的背景和原因。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再一次说明: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更需要兴趣。中学生朝气蓬勃,爱说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针对这一年龄特点,笔者认为,英语课堂迫切需要趣味教学。而“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是探讨英语趣味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核心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正确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这一环节,可以从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着手,也可以从个人前途切题,培养学生“首先为自己而学”的心态、回报父母和国家的心态、谦虚的心态、“先付出后收获”的心态、成功的心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的积累的心态,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产生“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坚定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排除万难,奋勇拼搏。

二、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工夫学好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同样是出于爱护。因而采取批评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富有教育艺术。唯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才能融洽,学生才会进得来,留得住,才能其乐融融地搞好学习。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课堂学习气氛是否轻松愉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要勤修师德,苦练基本功,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寓教于乐,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以洒脱的仪表、文雅大方的举止、简洁幽默的谈吐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快的表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愉快自然地操练,在浸润中增强英语语感,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一个欣喜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四、巧用CAI,优化英语教学

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新的刺激容易引起主体的兴趣,并被作为重点的对象去感知。多媒体就擅长于发挥这种新异的刺激作用,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展思维,主动地学,积极地学。每次讲完一个模块后,我都要做这样一个课件:一列火车驶入屏幕的同时,随着火车的轰鸣声让学生唱“Hello!Howareyou?”的英文歌曲。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的一个好朋友就坐在火车上,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学生们立刻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这时,教师按动鼠标,只见大家熟悉而喜爱的好朋友Sam从天而降,教师再按鼠标,Sam慢慢变小,最后钻到车厢里去了,面对疑惑的学生教师说:“你们想不想知道Sam究竟在哪节车厢呢?”学生兴趣高涨,高声回答“Yes”,于是教师就一节节车厢找,而每一节车厢内容均是复习的内容,Sam安排在最后一节车厢出现。这样,每一个环节自然呈现,顺理成章,而Sam的动画设计则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爱好,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体现了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

五、让学生学玩结合,学用结合

英语趣味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很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如教数字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所有的数字,学生除了收集了家里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摩托车号码以外,还收集了全家人穿的鞋子的尺码、衣服的尺码、父母的身高、体重、家里的藏书数量、自己的零用钱、过年所得压岁钱等等。有的为了与众不同,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一个月吃了多少花生油,多少猪肉,爸爸一个月抽多少支香烟等。结果一节枯燥的数字课上得热闹非凡,笑声不断。

总之,英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英语,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面向全体学生,把英语真正作为工具去教,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英语真正当成工具去用,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英语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才能更有效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