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伍玥然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在城市发展的相对完善,但是在农村区域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巨大的。从实际情况上看,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频繁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则会导致人们的恐慌。而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工作进行问题的归纳与改进建议的提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22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也不断的深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上给予了更多政府方面的支持,无论是人才输出还是经济投入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所暴漏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将针对农村地区的卫生管理、全民健康等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有效性,深入探究相关工作开展的措施。

1.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问题分析

1.1公共卫生意识缺乏

农村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很多农民并不具备公共卫生意识,缺乏重要性认知。通常将公共卫生管理认为是个人行为,主要是针对疾病治疗而开展的专业性活动。而患者在初期发病的时候也缺乏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甚至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这对于疾病的康复造成不少影响。对于传染类疾病缺乏认知,并由此导致更多人被传染,影响到区域人员的健康。

1.2区域规划不合理

在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和行政体制的限制下,我国在卫生事业区域分析中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而区域本身的局限性导致无法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从而造成的结果是良好的卫生公共资源集中于大城市中,而农村资源十分短缺。从人口分布情况上看则会出现资源与需求不匹配、不对等的结果[1]。一方面表现为城市公共卫生资源过剩,即造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的短缺,并造成人民生活上出现困境,在不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资源分配不均的大环境中,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就医难、医疗技术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农村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会导致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缓慢,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只能以被动的方式等待救助,造成病情控制时间长,人们生命安全尚未得到最高的保障。

1.3医疗补偿制度和监管不到位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也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惠民制度,虽然我国大力推广农村居民参与新医保,但是依然会受到区域资源少的影响,导致农村居民无法真正的享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而农民只有在患有重大疾病、乡村医院无法进行就诊治疗时才前往大医院就诊。此外,也有很多村民对合作医疗保障程序缺乏认知,导致延时支付或者无法补偿,这会加重就医治疗的经济负担。此外,由于很多医疗结构增加了非必要性检查,或者以虚报住院天数来骗取国家医疗保障金,这种问题也说明了医疗补偿制度在监管上缺乏实效性,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2]。

2.加强及改进公共卫生管理的应对措施

2.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医疗网络

为了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结合当地情况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农村医疗资源的保障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对农村卫生防疫盲区进行消除,并规范化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体系,缩小城乡医疗保障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并能够针对农村地区开展公共卫生管理的医学讲座,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公共卫生管理,促使其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建立正确的就医理念。

其次,在建立健全农村医疗网络的过程中,需要对药品调配、人员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统一规划,并创新管理模式,从而改善农村医疗服务中的无序、混乱的情况,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药品定价、医疗服务费用的制定,保障治疗安全性,并能够从经济角度考虑人们的支付能力[3]。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更好地实现医疗网络的搭建,不仅能够做好下线沟通,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2.2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

在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建立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的落后,缺乏专业团队的建设,因此,导致工作进展慢,人员道德素养较差。在改善过程中,首先在人员聘用上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其主要重点在于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结合,其次,对于医疗工作人员加强定期的培训工作,丰富新医疗体系建设,能够将先进的理念、技术推广到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中,能够实现优秀人才的下乡实践,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医疗工作改建。

2.3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力度,这与政府加大投资有着莫大的关系,能够促使该行业的发展具有自我进步的能力,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改善医疗卫生环境。除了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支持也十分重要,对社会资源、医疗资源统筹分配,能够促使公共卫生管理实验的良性发展[4]。除此之外,在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可以针对贫困地区加强补助,降低纳入门槛,并增强医疗定点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力,保障群众的就医行为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行业的支持,这对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自我保护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实际问题,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去规划、总结,逐步开展医保补偿机制、加强区域划分的合理性,能够更好地健全农村医疗网络体系,这些能够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詹祥,周绿林,陈羲.农村公共卫生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5,(10):51-53.

[2]童雁琴,赵立飞.桐庐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1106-1107.

[3]赵根明,赵琦,张俊婕,张朝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指标在农村卫生改革中的实践[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11):15-20.

[4]李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7):51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