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出血复发的主要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谈脑出血复发的主要因素

李卫国

李卫国(吉林省长岭县人民医院1315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168-01

【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复发的主要因素。在530例有神经形象学证据的脑出血中36例复发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生率6.8%,多发生于首次出血后5年内,有商血压病史的28例,占80%,病率高达33%。而临床治疗治疗有效率极低,对侧再出血预后不良。结论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持续高血压是常见的病因,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再出血。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复发

脑出血(自发性)是我国中老年人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对比我国50年代与90年代有关资料,其发病率逐渐增高,也呈年轻化趋势,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0%—23%。再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更高于首发脑出血,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出血复发的研究日益重视,我科自1998年以来收治复发性脑出血患者36例,观察导致病的主要因素,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998年11月至2007年7月我们共治疗CT或MRI证实的脑出血患者650例,有120例死于脑出血急性期存活的530例中有36例再发脑出血,其中男20例,女16例,首次出血的平均年龄33—75岁,再次出血平均年龄为40—80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28例,占80%,病程2—10年不等,患糖尿病4例,高血脂3例,嗜烟者12例,嗜酒者11例,再次出血距首次时间最短的20天,最长的10年,发生2次出血的5例,3次出血的1例,首次出血的部位依次为基底节区20例、脑叶10例、小脑和脑干各2例,再次出血的部位基底节区24例、脑叶9例、小脑和脑干1例,再发出血部位发生于同侧的18例,对侧的12例。根据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再发脑出血的疗效为基本痊愈1例,好转生活自理4例,不能自理9例,无恶化的5例,恶化5例,死亡12例。

诊断标准:多发性脑出血是指一次出血完全停止后,再次血管破裂出血,是两次行为是有头颅CT或MRI证实出现新的出血灶。

2讨论

2.1发病率

本组发病率为6.8%可能有些再发脑出血后未送本院就诊,故复发率难以精确统计,本组再发脑出血多发于首次出血后5年内的占74%,10年内可有再次出血的危险。

2.2发病的部位

再出血的部位最常见为基底节区,占68%,这与本组患者大多数患高血压有关,神经病学指出,长期高血压可促使深穿动脑血管壁结构恶化,引起小动脉壁硬化,微动脉瘤形成,小的深穿支比层支更易受累,故出血部位好发于基底节区,Neau等认为脑叶出血和年轻是复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本组患者看,脑叶出血的发病率仅次于基底节区,故临床也以重视。另外本组再发出血部位发生于同侧的18例,对侧12例,说明同侧发病率高于对侧。

2.3血压的影响

本组患者高血压占80%,表明高血压是再发脑出血的最危险因素,有人认为,血压在21.3/12.6Kpa(160/95mmHg)以上是发生脑血管疾病者是正常血压人群的7倍,高血压患者近1/3发生脑出血,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者比单纯收缩压增高者脑出血危险性更高,本组19例在首次出血后未能有效控制血压,复发出血时平均血压180/105mmHg,其中13例发生再妯血说明再出血与高血压控制不良有关,本组高血压高于160/95mmHg,再出血的危险更高,因此,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对预防再出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波动性高血压也是导致再出血的重要因素,本组脑叶出血者的首次及再发出血的平均年龄分别高于基底节区,且复发出血平均血压110/70mmHg左右,无高血压征象。Neau认为当无高血压的老年人出现自发性、复发性的脑出血可能是动脉淀粉样变所致。且复发出血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预后

再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预后不良,首次出血的总死亡率为20—30%再次出血后可达21—70%,本组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30%,且仅有5例,全存活者趵残疾,本组死亡率为33%,较同期首发出血的病死率20%明显增高,本组出血部位发生于对侧者预后极差,可能由于再出血常合并脑瘤,另一方面再出血出现昏迷,假性延髓麻痹常合并脑部感感染等严重并发证加重病情导致死亡。

4总结

由分析可见,脑出血复发的因素也血压控制不良发生部位及动脉淀粉样度有关,但最主要因素是持续性高血压,因此,临床上首次患脑出血后,应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脑出血复发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一损程度平分标准,黔前神经科杂志.

[2]张淑琴.全国高等学检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

[3]王逢强.高血压脑率中患者即经高血压治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杂志.